一点思考:孩子教育上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
杰西卡成长日记
2024-09-26 18:55:54
这是我想的,不一定对。
但是我说说。
🇨🇳孩子在教育过程中更多地关注了对抗和竞争,也就是外在的一种注意力,而没有或者缺乏内在的关注,比如发现和积累自己。
现在,从幼儿园,至晚是上小学的时候,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会感到强烈的压迫感,就是竞争和对抗。
竞争就是和同龄孩子了,甚至是父母对父母。
有一天我在一个帖子下面留言,教育不是培养,是筛选,筛选的是笨妈妈。然后一大群人过来围攻我,说我PUA自己。在我看来,就是这样。
先不说外在条件了。
就是那些干预孩子,以自己有限和错误的知识和经验去管理,束缚孩子,在恶劣的生活环境里用恶劣的情绪带坏孩子的父母,他们就是第一个把孩子拉下马的。
父母变成了孩子的主要矛盾,每天集中于对父母的对抗,这样的孩子即没法学习,也没法思考。他们不但没有给孩子的心理营养,还把孩子储备的灵气给吸食干净了。
老师和同学不太容易成为孩子对抗的目标,因为他们是一个体系里的协作者。当父母把这个系统也破坏了,孩子才可怜呢。
什么时候和父母不再对抗了,孩子的注意力才集中到自己身上,我需要什么,我的未来在哪里,孩子才会去思考。有结论以后,才会有效行动。
大部分无功无过的中等生就是因为没有目标,所以成绩才不见起色。
有个韩剧,校霸欺负学霸,一开始学霸一直忍着,直到因为校霸的干扰而在考试中错了一道题,他忍无可忍,直接上去把校霸干翻了。
这一点我是理解的,学习好的孩子是有信念感的,哪怕只是对学习,你毁掉对我重要的东西,那是我绝对不能允许的。中等生是不会有这样的感觉,那是不一样的。什么事做不成,都是因为信念不坚定。
这个学霸即使是还是第一名,但是被干扰和污染的学习本身,也是让他暴怒的。他的关注点在于学习,而不是考试中的竞争。
但是被竞争裹挟的孩子们,虽然可能在竞争中胜出,却极易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因为竞争带来的是利益的分配,而不是对事物本身的热爱。习惯于竞争只能是习惯于获胜。就像我们成年人当了销冠是因为我们业务好,有热情,而不是我们习惯于竞争规则。是适配,不是嵌套。
好久不写孩子的事,写的不好,请见谅。
总之,我想说的是,🇨🇳孩子注意力更多是在外面,而且被被动输入的太多。
学了很多,掌握了很多,但可能没有自己喜欢和想要的,而父母和环境要求的趋同性,最后大家都变成差不多,就会遗失和掩盖孩子本来的天赋和爱好。
这样的情况下,孩子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啥都是难的。
更别说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了。
0
阅读:3
爱辽
“父母变成了孩子的主要矛盾”,认同。原因我觉得并不完全是父母专注于竞争,而是孩子不认同父母专注于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