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抗蜀汉,又据曹魏,走马楼吴简中的陆逊更精彩   陆逊是孙吴重要将领,他的事迹记

浩然说文史 2024-10-13 00:20:13

先抗蜀汉,又据曹魏,走马楼吴简中的陆逊更精彩   陆逊是孙吴重要将领,他的事迹记录在《三国志·陆逊传》中,但随着长沙走马楼吴简的出土,填补了《三国志》中许多陆逊的空白,使其经历变得更加精彩。 作为孙吴重臣,陆逊出生于江东大族陆家,21岁进入孙权幕府,宦海沉浮42余年,执掌孙吴军、政20余年。其官职也是不断变化的,甚至有许多《三国志》没提到的官职。比如4枚吴简就说陆逊任上大将军。《通典》解释,上大将军是在三国设立的,地位在大将军之上。陆逊就是孙权第一个上大将军。 《三国志》记载夷陵之战后,陆逊被封为辅国将军,领荆州牧,改封江陵侯。而吴简中提到在三项官职前,陆逊还有“使持节右都督”的名号。这十分重要,因为三国两晋时期,官职已经虚化,只有使持节才是实权的保障。此后两晋刺史,如果没有使持节的名头,就被称为单车刺史,地位较低,为人轻视。而夷陵之战中,陆逊曾为将领轻视,“不相听从”。陆逊坐镇的荆州为久战之地,为了加重陆逊的分量,给他使持节的称号,是完全可能的。孙吴还给过一个人使持节的称号,就是割据辽东的公孙渊。公孙渊曾渡海向孙权称藩,孙权封他为“使持节、督幽州、领青州牧、辽东太守、燕王”。孙权实际管不到公孙渊,而这个官职和陆逊极其相似。可见孙权对陆逊所在地区的看重和信任,几乎给陆逊割据的权利。 前222年夷陵之战后,9月曹魏又南下攻吴。曹魏三路进攻,东路曹休、张辽在洞浦击破吴水军;中路曹仁攻击濡须,但被朱桓击败;西路曹真、夏侯尚等围攻南郡。可以看到,这次主战场是在扬州。而陆逊早就预料到曹魏会趁势南下,所以“吴简”记载孙权又改封陆逊为郢州牧,到江北郢州对抗曹魏。但田余庆分析,因为这次攻吴,都是魏吴长期对峙的战场,吴军有充分的御敌经验,所以陆逊没有什么作用。此后陆逊代替顾雍为相,达到人生顶点。 参考文献 崔林:《吴简所见孙吴将领及相关问题研究》,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22年。#历史冷知识#

0 阅读:22
浩然说文史

浩然说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