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咏鹅》,到怒骂女帝,愤青骆宾王是如何养成的? 骆宾王是以七岁《咏鹅》而出名的

浩然说文史 2024-10-17 23:49:17

从《咏鹅》,到怒骂女帝,愤青骆宾王是如何养成的? 骆宾王是以七岁《咏鹅》而出名的神童,被称为初唐四杰,但他却走上了反叛朝廷的道路,最后不知所踪,他经历了什么? 骆宾王是寒门地主出身,自幼便有文采,七岁做《咏鹅》一首广为传唱,号为神童。其父为县令,但可惜早逝,因此早年的骆宾王十分贫困。唐高宗时期,骆宾王进入道王李元庆幕府充当幕僚。当时道王要求幕僚们自我举荐、陈述才能,骆宾王认为这是自我炫耀,就拒绝自述走掉了。其后骆宾王入朝当官,还随军赴西域、巴蜀戍卫。在巴蜀期间,官军平叛巴蜀的檄文多出自骆宾王之手。 678年骆宾王再度入朝担任侍御史,因上书讥讽武后摄政而获罪入狱。此后被贬为临海县丞。武后称制,骆宾王弃官做《怀咏》一首表明心志,其中“宝剑思存楚,金椎许报韩”一句,十分激进。宝剑存楚出自《越绝书》,说的是春秋时期楚王依靠太阿宝剑指挥军队救楚国于危难之间。金椎报韩则出自《史记》,讲的是秦始皇时期,张良作为韩国遗民,在博浪沙雇用大力士向秦始皇的车厢投掷大铁锤,伏击暗杀秦始皇的故事。这两则救国报国的典故,都隐藏着严重暴力色彩,可见骆宾王对武后专权的愤怒,和对李唐皇室的怀念。 684年,李唐旧臣、英国公李勣的孙子李敬业在扬州起兵反武。当时骆宾王被征辟为李敬业幕府幕僚,负责掌管文书纪要。在骆宾王的文笔之下,李敬业大军发布了脍炙人口的《讨武曌檄》。此文历数武则天之累累罪恶,当然这些罪行或真或假,但在骆宾王妙笔之下,有如贯珠,最终点明武后乃亡国的祸根,因此必须要伐武。然后在突出李敬业的身世家族和责任,以证明李敬业起兵的正义性,最后一句“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更是气贯长虹、恢弘大气,读之让人荡气回肠。但李敬业的起事很快就被镇压,李敬业兵败身死,骆宾王不知所踪。有人说他随着兵败被杀,但也有人说他是投江而死,还有人说他是出家了。 参考文献 滕福海:《骆宾王生卒年考》,《广西大学学报》,1993年1期 李梦怡:《骆宾王骈文研究》,南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21年。#历史冷知识#

0 阅读:0
浩然说文史

浩然说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