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八路军神枪手遭叛徒出卖,被日军包围,就在只剩最后一颗子弹的时候,他却为难了起来:是打叛徒,还是打日军?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王凤麟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选择…… (参考信源:【党史直播间】山或崩,石或烂,烈士精神终古焕——马鞍山抗日烈士碑碑文敬读 澎湃新闻客户端 2023-08-18) 1941年,日寇对我鲁中地区进行大规模扫荡时,马鞍山成了八路军安置病员和家属的大后方。 到1942年底,日军的任务已经接近尾声,却不想,2000多名日伪军途经马鞍山山下时,被当地汉奸怂恿着继续前进,试图攻取这一军事要地。 位于鲁中马鞍山的八路军小分队,当时情况非常艰难。 身为八路军神枪手的王凤麟带着这支队伍坚守在山上,身边除了战友,还有一些重伤员和干部家属。 他们弹药缺乏,粮食不够。王凤麟带着队伍一方面需要克服战争环境带来的困境,而另一方面又要面临日军的围困。 彼时,敌人凭借着数十倍于我军的兵力,向马鞍山发起了猖狂进攻。敌机一次次轮番轰炸,整整持续了一天时间。 战斗到了第二天,日军加大了进攻力度。人数从两千多增加到了六千人,密集的火力不断落在山顶。 即便如此,王凤麟带着战士依然保持无比坚韧的战斗精神,进行了周密的战斗部署,提出了“人在山在”的口号,用仅有的几杆枪,石头和手榴弹,一次次击退敌人的进攻。 指挥“扫荡”鲁中地区的日军参谋长恼羞成怒,举着望远镜观察山头时,被王凤麟将其一枪击毙。 因其参谋长被我军击毙,日军又开始发起猛烈的进攻。 在武器装备和人员悬殊的情况下,我军大部分人员已经牺牲。王凤麟也在战斗中不幸胸部中弹,倒在血泊中。 就在这个紧要关头,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王凤麟面前——出卖我军的叛徒! 他冲着王凤麟喊道:“王队长,投降吧!” 此时王凤麟枪里只剩下一颗子弹,他的手指慢慢扣在扳机上,枪口在叛徒和敌军之间来回徘徊。 而在片刻思考后,王凤麟将枪指向了自己。随着一声枪响,王凤麟牺牲在了自己坚守的阵地上。 这次战斗,在敌我悬殊的情况下,我军击毙了敌人100多人,消耗敌军大量物资,为八路军主力部队突围创造战机。 1945年,山东省原博山县为纪念马鞍山抗日烈士修建了纪念碑,碑文上写着“气壮山河”四个大字。 他们不仅是战争中的英雄,更是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的象征。
1942年,八路军神枪手遭叛徒出卖,被日军包围,就在只剩最后一颗子弹的时候,他却
绮南爱历史
2024-10-18 18:53:37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