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 年的一天,四川文物工作者在对成都凤凰山进行勘探的时候,竟无意间发现朱元璋孙子朱悦燫墓,随后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四川省博物馆联合展开发掘。尽管墓室早已被盗且进水,就连朱悦燫遗骨也被大卸八块,但文物工作者从中仍出土了谥宝,谥册和陶俑等500多件文物,堪称七十年代初成都地区考古重大发现。特别是朱悦燫墓墓室为金碧辉煌的宫殿,整个建筑样式更是参照明朝皇宫修建而成,因此得名中国最美的明朝藩王墓地下宫殿。 朱悦燫究竟是何许人也,为什么他的墓就能如此奢华呢? 毕竟朱元璋不止他一个孙子。这一切得从朱悦燫的特殊身世开始讲起。从发掘简报和《明实录》等古籍可知,朱悦燫出生于1388年,父亲朱椿是朱元璋第十一子,也是明朝第一代蜀王,母亲蓝氏为开国功臣蓝玉女儿,朱悦燫因为是朱椿长子,很早就确立了蜀王世子地位。当蓝氏生朱悦燫的时候,朱椿正在凤阳奉旨阅兵,外加朱悦燫外祖父又是蓝玉,受到上述因素影响,小的时候朱悦燫喜欢练武。 1393年,蓝玉及其同党共数万人被朱元璋处决,扒下的人皮更被朱元璋派人送往成都蜀王府,带有浓厚的警告意味。但念及蓝玉是自己的岳父,朱椿还是下令将人皮镀金后披着公侯级别的冠服妥善保管和供奉。不过从这以后,朱椿开始鼓励朱悦燫多读书,从陕西请来汉中府教授出任世子老师。值得一提的是,这位老师名叫方孝孺。 在方孝孺的教导下,朱悦燫不到十岁就熟读儒家经典和明朝律法,在同龄人中成绩最好。但很快靖难之役爆发,朱棣是最后的赢家,方孝孺的下场举世皆知。虽说朱椿在此期间严守中立立场,可方孝孺毕竟当过自己儿子的老师。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1403年,朱椿派朱悦燫作为蜀王府代表,第一次前往南京面圣朱棣。 没想到朱棣见到朱悦燫后十分喜欢这个侄子,当即赏赐了不少宝钞,布料和典籍。回到成都后朱棣还多次关照朱悦燫的情况,这在藩王宗室间是极其罕见的。 奈何朱悦燫短命,1409年就突然暴卒,年仅21岁,朱椿忍痛追封爱子为蜀王悼庄世子,并为他在成都凤凰山选择风水宝地。从朱悦燫头骨缝的愈合和臼齿的磨耗检测情况来看,朱悦燫未发病身亡,属于正常死亡。 当文物工作者整理朱悦燫墓陪葬谥宝和谥册的时候,终于发现了朱悦燫被厚葬的秘密。原来朱悦燫谥册册文是由朱棣亲自撰写,高度评价他的一生为“端谨重厚,孝友谦和”,并称他“为朕犹子”,即如同亲儿子一样。 从最新发现的史料来看,虽然朱棣早在1404年就立了朱高炽为皇太子,可一直以来却不喜欢他,为此不断拔高另一个儿子汉王朱高煦的地位。除了扶持朱高煦外,朱棣大概率也考察了宗室里各个侄子的表现,当做备胎培养,必要时准备过继。否则每年宗室成员都有正常死亡案例,作为皇帝的朱棣只需下旨哀悼,顶多停朝一两天,根本犯不着亲自撰写谥册册文,更谈不上给予“为朕犹子”这种罕见的称谓。 此外朱悦燫墓墓室规格也严重越制,分明就是地下皇宫,其中地宫由前庭,正殿,中庭,圜殿与后殿组成,两旁为廊庑厢房,是仿木建筑结构加盖琉璃构件,与蜀王府差别不大但却更像南京故宫,因为地宫石门雕有只能是皇帝才有资格享用的九九八十一颗门钉,且板门涂朱,门钉刷金。 尤其是朱悦燫墓地宫还出现了《营造法式》里提到的皇宫小木作装饰,包括正殿和中庭门上所架饰的欢门,以及左右廊庑厢房门上的山花蕉叶帐等,很难想象在朱棣严格限制各地藩王权力的当时,朱椿敢冒险越制,一定是朱棣特批才能如此建设。 朱悦燫墓出土的陶俑则真实还原了墓主人生前的出行规制。这些陶俑前排为王府卫队开路,包括牵马俑,仪仗俑和武士俑,中间是以象牙车为中心的乐伎俑,分别演奏笛,鼓,笙,琴和拍板等乐器,为坐在象牙车里的墓主人呐喊,最后是宦官俑,负责伺候墓主人衣食起居,完全符合《明史》中关于亲王和世子仪仗的记载。 1423年,52岁的朱椿离开人世,由长孙,也就是朱悦燫之子朱友堉继位,是为蜀靖王。但朱友堉在位七年就因中风病逝,年仅30岁,王位由朱悦燫另一个儿子朱友埙继承,是为蜀僖王。可是这两个亲生儿子却回避追封父亲为王这个关键礼节问题,并且朱友埙也在25岁那年死于中风,可见朱悦燫这支有家族遗传中风。直到朱悦燫弟弟,蜀和王朱悦𤉎即位后,才追封朱悦燫为蜀庄王,但谥宝大印仍刻有“蜀悼庄世子宝”字样,没有准备亲王谥宝。 如今朱悦燫墓出土文物被四川博物院收藏,但是墓室原址却因里面常年进水导致地宫四壁发霉而大门紧锁,留给公众的只有文保碑和土堆子而已,甚为可惜。
1970年的一天,四川文物工作者在对成都凤凰山进行勘探的时候,竟无意间发现朱元
历史洛阳
2024-10-26 09:24:02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