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是个风心病、联合瓣膜病的老患者,20多年前就做了二尖瓣与主动脉瓣的置换手术,

科普心血管 2024-10-28 16:21:21

患者是个风心病、联合瓣膜病的老患者,20多年前就做了二尖瓣与主动脉瓣的置换手术,记得多年前开始出现房扑、房颤,此后逐渐成为持续状态,而且一直未曾转复为窦性心律,见图1、图2。患者习惯了每次就诊都做一下心电图,前几天就诊的心电图(图3)报告上有“窦性心律”的描述,于是再次仔细看了看心电图,心室律规整,频率约73次/分,但难以确定为窦性心律,不用多说,这肯定是心房扑动,传导比例应为4:1。翻阅了患者前几次的心电图(图1、图2),也都诊断为“窦性心律”,看来是犯了同样的错误,没有仔细分析P波,看到心室率规则,就下了“窦性心律”的诊断。俗话说,只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心电图室医生反复犯错实不应该。 再看该患者的既往就诊情况,患者不仅有房扑发作,而且亦有过房颤发作,许多这样的病人常常是房扑与房颤交替出现,这并不奇怪。然而,患者适逢房颤发作时心电图诊断都不曾有错,而房扑发作时则心电图多次诊断为“窦性心律”。在这里想说,如果心电图发报告的技师也是临床医生的话,或许就不会出错,因为患者的病情决定了其最终结局就可能走到房扑房颤这一步,而且一旦出现,就很难维持窦性心律,况且,该患者已有房扑/房颤多年,一般不会轻易转复为窦性心律,这也是将此类房颤称为“永久性房颤”的原因,当然,此间也会转换为房扑,但房扑并不常见。 当然,这并不能成为心电图误诊的理由。可见,要减少心电图误诊,既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同时也要有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