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任性!”河北,一男子开理发店20年,突然被通知要办理“空气质量合格证”。

笔杆子说 2024-10-30 17:40:35

“权力的任性!”河北,一男子开理发店20年,突然被通知要办理“空气质量合格证”。男子不知道去哪里办理,就先在微信群里向负责人缴了900块钱的检测费用。可证件还没到手,3名城管就上门检查,理发店因空气质量不合格,被罚款1000元。男子觉得很委屈:也没人告诉我去哪个部门办理啊! (信息来源:四川观察 2024年10月26日 《河北沧州一理发店“空气检测不达标”被罚1000元,当地回应》) 河北沧州,一家开了20年的老理发店,老板魏先生,最近摊上事了。莫名其妙被罚了1000块,原因是——理发店空气质量不合格。事情一出,立刻在网上炸了锅。网友们纷纷表示:开个理发店还要空气检测?这操作真是活久见。更让人无语的是,魏先生压根儿不知道去哪儿办这个证,问了一圈政府部门,也没人给个准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10月24日,几名身穿城管制服的工作人员来到魏先生的理发店,以无法提供空气质量检测合格证为由,开出了一张1000元的罚单。魏先生当场懵了,自己一直合法经营,也配合过往的检查,这次怎么就“违规”了?他反复强调,自己压根儿不知道去哪儿办这个证,也曾多方咨询,但始终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然而,执法人员只是表示“政府不指定去哪里办,你可以自主选择”,却并没有告诉他具体的办理流程。更让人心寒的是,执法人员以空气质量不合格为由,将店里的顾客全部赶了出去,直接导致魏先生损失了2000多元的营业额。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其初衷是为了保障公众健康,维护社会秩序。要求公共场所经营者定期进行卫生检测,本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条例的执行,不能只停留在纸面上。现实中,许多经营者,尤其是像魏先生这样的小本经营者,对相关法规的了解程度有限,获取信息的渠道也相对匮乏。这也就导致了他们即使有意愿配合,也常常因为“不知道怎么办”而陷入困境。 而政府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简单粗暴的处罚方式,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激化了矛盾。在魏先生的案例中,执法人员没有充分了解情况,也没有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直接开出罚单,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显然有失公允。 魏先生的遭遇,暴露出政府部门与经营者之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一方面,政府部门缺乏有效的宣传和引导机制,未能将相关信息及时有效地传达给经营者。另一方面,经营者缺乏获取信息的渠道,对相关法规、政策、流程不了解,只能“两眼一抹黑”。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魏先生曾在2022年交过400元办理过空气质量检测合格证,当时有人拉了个微信群,收钱后直接发了报告,根本没有进行实际检测。这其中是否存在猫腻,值得深思。而当魏先生想重新办理时,对方却告知设备坏了,需要900元才能办理。这前后矛盾的说法,更是让人一头雾水。 魏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它反映出许多小微企业在面对行政管理时遇到的共同困境。政府部门应以此为鉴,反思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方法,提升服务水平。 而对于经营者来说,也要积极主动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办理相关证件,并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的监管工作。 只有政府部门和经营者共同努力,构建良好的沟通与合作机制,才能创造一个更加公平、透明、高效的营商环境,最终实现共赢。 魏先生的理发店,只是沧州这座城市的一个缩影。这张小小的罚单背后,折射出的是公共服务体系的缺失,以及政府部门与民众之间沟通的断层。如何弥合这种断层,如何让政策真正落地,惠及民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我们需要一个更加透明、高效、人性化的公共服务体系,让每一个像魏先生一样的普通经营者,都能感受到政府的关怀和支持,而不是冰冷的罚单和无助的彷徨。 希望魏先生的遭遇,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推动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让类似的事件不再发生。也希望每一个普通经营者,都能在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中,安心经营,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政府部门与企业的关系,不应该是猫捉老鼠的游戏,而应该是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只有双方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才能共同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从魏先生的案例中,我们看到了公共服务体系的不足,也看到了政府部门与民众之间沟通的障碍。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以此为契机,深入反思,改进工作,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一个城市的繁荣,不仅仅体现在高楼大厦的林立,更体现在每一个普通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只有让每一个像魏先生一样的普通经营者,都能感受到公平、公正、透明的营商环境,才能真正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0 阅读:0
笔杆子说

笔杆子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