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直言不讳:中国的消费率偏低,根本原因在于工资水平的不足,有

笔杆子说 2024-10-30 22:28:37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直言不讳:中国的消费率偏低,根本原因在于工资水平的不足,有人认为中国人热衷于存钱而不愿消费,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唯有将现有的投资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才能真正破解这一困扰国家经济发展的难题。 (信源:中国人民大学人大重阳网——刘元春:解决消费率过低问题,关键是政府要从投资型转向服务型政府) “内卷”这个词,这两年火得一塌糊涂。 职场内卷,教育内卷,现在,连消费也开始内卷了。 你有没有发现,你越来越不爱花钱了,或者说,你不敢花钱了? 别慌,你不是一个人。 数据显示,中国老百姓花钱越来越谨慎,消费率持续走低,这背后,是经济发展模式痼疾的体现。 中国经济的一大怪现状:一边是“双十一”、“618”的火爆场面,另一边却是持续走低的消费率。 2019年的数据很刺眼:最终消费率只有56%,发达国家普遍在80%左右,连印度、越南都比我们高。 更扎心的是,这数字还在往下走,看来情况不太妙。 这里有两个概念要分清楚:一个是消费不足,另一个是消费率过低。 消费不足就像小病,短期刺激一下就能好起来。 但消费率过低是慢性病,需要系统治疗。 现在很多人把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觉得发钱就能解决问题。 大错特错! 刺激过多只会引发物价上涨,到时候东西更贵,日子更难过了。 中国消费增速其实不慢,过去二十年平均超过8%。 但和GDP的比例却低得可怜。 这就像一个巨人,腿很长,却迈不开步子。 这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太“内卷”了。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主要靠的是什么? 投资。 政府和国企大笔投资基础设施和工业,GDP增长很快。 这就像吃兴奋剂,短期内有效,但长期下来副作用很大。 过度投资导致的后果很明显:居民收入占比下降,钱都流向了企业和政府。 2019年数据显示,居民在国民初次分配收入中占比仅为60。6%,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说白了,就是蛋糕做大了,但老百姓分到的那块却变小了。 更要命的是,过度投资挤压了社会保障支出。 养老、医疗、教育,哪样不要钱? 这些压力都落在了老百姓身上,谁还敢放开手脚花钱? 欧盟国家的社会保障政策能使其基尼系数下降40%,而中国只有12。3%。 这差距,就是老百姓的焦虑。 很多人认为,中国人喜欢存钱,所以花钱的比重不高。 这锅,中国人可不背! 真正的原因,是强制性储蓄过高。 什么叫强制性储蓄? 简单来说,就是你本来想花的钱,被强制存起来了。 投资型政府和国企,就像两个巨大的吸金器,把大量的资金吸走,用于投资。 这些钱本来可以流向居民,变成消费,却变成了钢筋水泥。 强制储蓄就像经济发展的“隐形杀手”,悄悄地扼杀了消费活力。 再加上房价高企,医疗、教育支出压力大,老百姓的钱包越来越瘪,消费自然越来越谨慎。 消费率过低,就像一个紧箍咒,限制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要解套,关键在于政府和国企的改革。 政府打算从注重投资转向提供更好的服务。 别再热衷于大搞基建,要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上。 养老、医疗和教育都得跟上,老百姓才能安心消费,没有后顾之忧。 保障性住房也要跟上,高房价压得年轻人喘不过气,怎么敢消费? 国企也要改改“投资上瘾”的毛病。 别再把利润都投到新项目上,要分给老百姓。 让更多财富流向居民部门,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不然,过度垄断赚取的额外利润会直接变成投资,而不是用来提高大家的消费能力。 中国经济的未来,取决于我们能否打破“内卷”,让消费真正“飞”起来。 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任务,但我们必须迎难而上,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国家的未来。

0 阅读:270
评论列表
  • 2024-10-30 22:50

    老百姓手里没有钱怎么花?

  • 2024-10-30 22:58

    少数者报告逻辑,就像地方上某几个人说要休闲,那很快就有个一群996没点时间去的公园出现了,而且这个鸟地方还要有群人去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