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EM-i的发布,背后是整个吉利“合力,聚焦,突破”的缩影类似的流程,在纯电平

汽车视线 2024-11-04 17:03:21

雷神EM-i的发布,背后是整个吉利“合力,聚焦,突破”的缩影

类似的流程,在纯电平台、智能化都见过了

浩瀚的大一统、小分化,智能化从各自为战到凝心聚力,都已经完成或者定下方向了

接下来必然是更广大、更主流的“油车替换”,也就是混动领域的全面整合

相比起电动化的“蓄谋已久”,智能化的跌跌撞撞,吉利的混动一开始甚至不存在共识一说,不光各干各的,技术路线也是五花八门

例如早期的P2.5、类THS功率分流,后来的P12、P124、P13、P134、P14、以及增程,吉利一度同时推出了五六种构型的插混/混动车型,他们的下场几乎出奇的一致——成不了爆款。

更甭提拿着试验机热效率蹭热度,反被全网打脸的尴尬烂活了

别管这些混动的优劣势是什么,在我看来,这就是混乱的试错时期,加之HEV兼容性的全球思维作祟,结果海外尚未打开局面,国内反倒要着手应付混动路线的大一统

雷神之前,吉利试图用Hi系列来概括混动,树立类似于THS、i-MMD的技术品牌,到了实操,连个是否代表plug-in的字母后缀都没商量好,又怎能会在技术上做好万全准备呢?

直到雷神EM正式确立,我才敢说,吉利这次是真准备好了

两个分支,i主打高效低价,p主打性能冗余,功能场景更具针对性,同时通过复用电机职能,确保了安全兜底,坚持了兼容hev的全球导向

和以往不同的是,吉利这次不会再整“油混+大电池=插混”的烂活了,插混就是底色,油混在全球市场依旧是辅助,依旧要让位于传统的发变组合。

只是这一次,吉利将这部分全部注入horse,所有的技术进步都会通过它,快速摊薄成本,加速验证迭代。只有把插混作为成本标尺,更下沉的油混才能具备成本优势,而不是反过来,任由插混束之高阁

至于具体的技术细节,很多同行分析得很透彻,我只想聊聊市场定位,和一些看上去很宏观的务虚观点

插混路线发展到今天,唯一被充分验证,且大规模应用于hev和phev的构型,就是P13。本田i-mmd上量,比亚迪dm-i起飞,上汽、一汽、广汽、长安、奇瑞、吉利陆续跟进,都证明了这一点。

纵使当年各家创新的时候,喷了不少P13的短板,但工程师们还是坐回到桌前,老老实实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交差而创新。至于某些kol的回旋镖,又不关我事,无能狂怒就当个乐子看

银河插混回归单挡,也是出于这样的考量。

别管毒唯打着“理想主义”的旗号多正义,嘴里骂得多狠,在绝对的市场潮流面前,这些措辞都是苍白无力的,甚至会限制工程师们的思维,阻碍其寻求打破天命的密钥。

我很庆幸吉利的工程师们把这些kol当个屁放了,认认真真解决问题,才走出了复用电机这一招妙棋。配合发动机的高效高功,电池组的容量冗余,尽可能把劣势场景给规避掉了。

其中有一点值得注意,雷神em-i强调了“亏电加速衰减率仅4%”,这说明以前的衰减率比这要大,而且是大很多。

这,可不是那些眼里只有极速的kol们会告诉你的一点,他们只会告诉你电量不足导致高速失速的风险,却不会告诉你电量不足导致加速体感严重不一致的风险。

至于哪个更容易触发,你光看微博吵架有个鸡毛用[挖鼻]

吉利混动的“合力、聚焦、突破”,才是中国车企不断向前的胜利动作。如果没有这三步,吉利也证明不了自己在别人成功道路上依旧直道硬超的能力,只会在剑走偏锋中麻痹自己。

有的品牌沉迷其中,还觉得自己贼正义,代表行业挑战黑暗,被人当枪使了还不可知,沉迷在下属和kol的低水平吹捧中无法自拔。甚至连后者吹着吹着自己都入戏了,颠倒了是非黑白,还觉得所有人都在逆行,这不搞笑的吗……😅

站在更宏观的层面,P13代表了混动市场的走量密码,谁在主流市场布局它,才有机会活到下一个level。不靠它倒也不是不能活,但大概率只能退回到燃油生态位上,挖掘存量利润。

应当承认,P13如今被比亚迪绑架了太多的品牌烙印,以至于快成为dm-i的二级代名词。但造成了这一点的原因之一,离不开友商们的花式作妖。吉利变得务实,无论主动被动,都是为了不让混动路线的解释权在衬托中拱手让人,有能力正面硬刚,就没必要一味剑走偏锋。

更何况,比亚迪也不具备hev走全球的意图,但吉利不光要搞,还要大搞特搞,整车要搞,供应链也要搞。电动化是趋势,但程度也分轻重缓急,立足中国、异中求同、快速降本,才能让中国技术占据利润制高点。

比亚迪毕竟吃的是趋势饭,输出的理念也是靠创新驱动,不可能去照顾电动化缓慢的市场。吉利毕竟是手握不少燃油积淀深厚之品牌的巨头,深知这些市场电动化推进缓慢的根本原因,以及用户也想低代价获得的电动化优势

雷神EM的真正舞台,恰恰就在全球市场。

背靠资本、产能、合作方品牌等方面的存量优势,加之gea平台和11合1电驱对纯电、混动的底层兼容。吉利是最有希望先比亚迪一步,抢占全球混动话语权的中国车企,前提是不瞎折腾。

或许接下来吉利还会重拾3DHT,但主要是给油混(前驱)加强性能兜底,作为对标同排量燃油车的资本。这种按需强化,而非冗余先行的思路,也证明了吉利在混动领域逐渐成熟。

解决主要矛盾,缓解次要矛盾,接下来推出的雷神电混车型,才能让迪子感受到压力。而不是让打嘴炮的干涉工程师的判断,清流嘴上无比正义,影响他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被时代清算吗?

吉利想明白了,但不代表大家都想明白了[吃瓜]

#吉利雷神em超级电混是电混最优选##撩妹不如撩车##我爱说实话##新能源汽车[超话]#

0 阅读:0
汽车视线

汽车视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