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5日,一位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博士生驾驶着一架小型飞机从密歇根州安娜堡机场飞向天空,从此杳无音讯。4年半后遗骸终于找到确认:或因抑郁跳机自杀。 (参考来源:中国留美博士驾飞机离奇失踪,4年半后遗骸终于找到确认:或因抑郁跳机自杀 红星新闻 2021-12-19) 2017年3月15日,当天的荣欣,并没有什么异常,他从密歇根大学的图书馆里走出来,站在机场的跑道旁,看了眼手表,距离预定的起飞时间还有几分钟。 他是位高材生,拿过清华的学位,又在微软和谷歌有过实习经历。可谁能想到,这样一位才子,此刻心里可能已经起了轻生的念头。 他租的是一架塞斯纳172型小飞机,这种飞机比较小巧,适合观光飞行。 荣欣是持证飞行员,常带朋友们飞过底特律河、旧金山湾等风景名胜,而今天,他选择了一个人的飞行。 据后来的飞行记录显示,荣欣的飞行并未按计划的路径前往密歇根州北部的泉港,而是偏离了航线,径直飞向了安大略湖区。 他飞了整整42公里,直到最后燃油耗尽、飞机坠落。 可当救援队员赶到坠机现场,迎接他们的是一架空空如也的机舱!没有人影,没有任何脚印。荣欣去哪儿了? 一年半后,2018年9月9日,密歇根萨吉诺县一名男子在狩猎时偶然发现一具包裹在衣物中的人类遗骸。 当地警方接到报警后,随即带着骨头和衣物进行了初步检测,但由于样本量不足,三年多的时间里,荣欣的身份始终没有被确认。 2021年,当密歇根州警方终于确认了荣欣的身份时,他的亲人已等了四年半。 那么,荣欣究竟为何偏离航线,又为什么会跳机?根据警方调查的说法,荣欣很可能是手动打开飞机的侧门,从万米高空一跃而下。 为什么这么推测?调查人员到达坠机现场时,飞机的舱门确实是从内侧打开的 飞机上没有荣欣的任何个人痕迹,甚至连脚印都没有,这一切都指向了一个可能性——他极可能在飞行过程中,选择了跳机。 进一步的调查发现,荣欣在失踪前曾多次在社交平台上提到自己对学术压力的不满。 他曾写道:“我发现博士生的抑郁症比例被严重低估了,学术界并不应该是这样的。每一个博士生都应该感到高兴” 他还提到抑郁情绪对学术生产力的巨大影响。 不仅如此,他对妻子和朋友们也流露出对人生困惑的言辞。这样看,荣欣很可能在那天做出了极为痛苦的决定,选择了跳机结束自己的生命。 要说荣欣,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优秀到让人羡慕。从清华大学一路读到美国密歇根大学攻读博士,这一路走来,他的成绩可谓“高不可攀”。 然而,看似光鲜的背后,实则充满了抑郁和压力。荣欣从事的是信息科学的前沿领域——人机交互、人工智能,学术要求之高,竞争之激烈,难以想象。 可偏偏学术界的氛围是“你强、他更强”,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 荣欣曾经在社交平台上发文,坦言自己曾“在抑郁中醒来”。 他形容那种状态让人崩溃,而这种心理状态长时间得不到舒缓,就如同一根拉得过紧的弦,最终断裂。 荣欣的离世,给所有留学生和博士生都敲响了一记警钟。荣欣生前感叹抑郁症在学术界的普遍性,尤其是在博士生群体中,这一现象更为严重。 近年来的调查数据显示,由于语言和文化的隔阂,再加上课程繁重,博士生普遍存在心理压力,有些学生甚至会选择自我封闭,而不愿意将内心痛苦分享给他人。 这种孤独感极易使人陷入消极情绪。 不少专家指出,随着现代高等教育的加速竞争,博士生尤其是在外留学的学生更容易出现抑郁问题。 无法融入当地社会、语言障碍和与家人疏离,这些压力让不少留学生的心理健康堪忧。 荣欣生前曾经提到的“每一个博士生都应该是开心的”这句话,正揭露了他内心的巨大痛苦与矛盾。 为了缓解这类问题,一些学校和学术机构已开始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鼓励学生参加校内活动,以帮助他们舒缓压力。
2017年3月15日,一位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博士生驾驶着一架小型飞机从密歇根州安娜
绮南爱历史
2024-11-04 19:05:21
0
阅读: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