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员杨利伟回忆:神舟五号升空后濒死26秒,他觉得自己快牺牲了。 2003年10月15日早上6点,杨利伟和三位护送员登上50多米高的发射塔架飞船平台,6点15分,杨利伟进船舱,按照计划完成发射前各项准备。 此刻,坐在飞船舱内的杨利伟,成了亿万人瞩目的焦点。 外面的人都在等着“中国人第一飞”的成功,而舱里的杨利伟却面临着一场与死神的较量。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将经历一段26秒的“生死时刻”,不仅身体要受考验,连五脏六腑也差点被震得稀碎。 当时的杨利伟38岁,不仅是位经验丰富的空军飞行员,还是我国首位经过层层选拔的载人航天员。 尽管他在空军时早已习惯了各种极限训练,但即便如此,面对即将升空的飞行,他的心情仍是复杂的。 出发前夜,杨利伟与家人告别,妻子虽有不舍,却坚定地支持他。 随着发射倒计时进入最后阶段,杨利伟深吸一口气,把自己调整到最好的状态。 点火的瞬间,剧烈的推力让他的身体贴在座椅上,整个舱内都随着火箭的攀升开始震动,耳边是轰鸣的巨响。 然而,这些还都在承受范围之内。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杨利伟知道如何在高速飞行的推力中稳定心神。 就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左右的高度时,杨利伟突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动,逐渐从机舱地板传递到他全身,这种震动与以往的飞行经历完全不同。 突然之间,神舟五号与火箭之间的共振加剧了! 8个G的重力负荷瞬间压得杨利伟喘不过气,剧烈的震动让他眼前一片漆黑,五脏六腑仿佛都要从体内被震飞出来! 杨利伟在地面训练时承受过各种重力负荷,但这种8个G的共振震动让他的身体濒临极限。那一刻,他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坚持住,再坚持一下。”生死存亡之际,家人、战友、训练时的汗水和辛苦,都在此刻成为他坚持的理由。 当震动渐渐减弱,眼前的黑暗开始散去,身体的知觉一点点恢复,他意识到,自己挺过来了! 这26秒的濒死体验过后,杨利伟更加坚定了信念。他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不仅是为国争光,更是为中国航天事业开辟一条新的路。 在8个G的重力负荷中坚持到底,是他长年训练的积累,但更重要的是他内心的信念支撑。 进入太空,杨利伟在享受着失重的快感,看着蔚蓝的地球时,这一刻他不禁为国家的科技发展感到自豪。同时,也为代表所有中国人,甚至全人类来到太空而感到自豪。 在飞行了21小时23分后,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飞船成功返回地球。他完成了历史性的任务,也终于可以兑现“平安归来”的承诺。 10月16日清晨,当杨利伟的返回舱在内蒙古着陆后,陆场搜救队员打开舱门,杨利伟自主出舱。 此刻的他,已不再只是一个普通的空军飞行员,而是中国的航天英雄。 杨利伟的飞行任务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功劳,更是无数航天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共同努力的成果。中国载人航天的成就从此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宇航员杨利伟回忆:神舟五号升空后濒死26秒,他觉得自己快牺牲了。 2003年1
绮南爱历史
2024-11-04 19:05:2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