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与庆历新政,朝堂的政争如何成就了醉翁亭记的不朽篇章 说起北宋一朝改革变法的先驱,大家都会想到范仲淹和他的庆历新政。其实,北宋到了宋仁宗一朝,官场腐败,三冗三费,国家积贫积弱,这些问题已经非常明显了,当时的有志之士都觉得国家的形势到了不可不改的局面,作为少年时代就有匡济天下之志的欧阳修,在当时也是积极支持改革的人士。 景祐三年,也就是1036年,范仲淹与宰相吕夷简发生冲突,被贬出朝堂。欧阳修当即写下《与⾼司谏书》一文,为范仲淹鸣不平,结果也遭到贬黜,直到康定元年,也就是1040年,欧阳修才被重新召回京城。你以为欧阳修遭到贬黜就会明哲保身吗?当然不会。庆历二年,也就是1042年,欧阳修上书《条陈⼗事》,对财政,兵政和用人等诸多国家积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庆历三年初,掌权二十多年的吕夷简病逝,革新派终于有了一展宏图的机会。范仲淹、韩琦、富弼三人先后被任命为枢密副使,欧阳修也被任命为谏官,一时风云际会,轰轰烈烈的庆历新政拉开了序幕。 然在重用革新派的同时,宋仁宗还同时任命了思想偏保守的夏竦担任枢密使,虽然夏竦很快就被革新派赶出了朝堂,但一道乌云已经笼罩在了庆历新党的头上。夏竦当然不会甘心革新派独霸朝堂,他拉拢对新政不满的人,组织党羽,对革新派发起各种攻击。庆历四年,范仲淹被外放为河东宣抚使,富弼被外放为河北宣抚使,而欧阳修也被外放为河北都转运使,连立场中立的晏殊都遭到谏观弹劾而罢相。 到了庆历五年,范仲淹、韩琦、富弼被贬出朝堂,庆历新政失败。作为庆历一党的欧阳修当然也无法幸免,守旧派对他百般构陷,将他流放滁州。正是在滁州,欧阳修写下了不朽名篇《醉翁亭记》,今天的我们,读到这些篇章,又是否会想起,当年那些曲折的故事呢? 参考资料 黄进德《欧阳修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历史冷知识#
欧阳修与庆历新政,朝堂的政争如何成就了醉翁亭记的不朽篇章 说起北宋一朝改革变法的
浩然说文史
2024-11-06 22:25:46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