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节气艾灸,效果翻倍
一颗菜花也有心
2024-11-07 19:19:20
[举手R]立冬 | “养藏“的开始,也是储备来年“生发”力量的关键时刻![举手R]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冬季的开始,为冬三月之始。元代文人吴澄编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立冬三候’:
一候水始冰;
二候地始冻;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飞吻R]三候解读:
立冬后,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雉(指野鸡一类的大鸟)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蜃(指大蛤,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所以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赞R]明天是立冬节气,冬天的第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立冬,意味着万物开始进入休养、收藏的状态。冬藏、进补都是为了次年“生发”储备更充足的能量。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如果想顺利完成明年“春生、夏长、秋收”的功课,全凭今年冬季做好“冬藏”的准备。
《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所以,此时养生都应考虑“藏”的因素,这样才能进入人与自然和谐的状态。立冬节气,从气温来看,也许变化感觉不会太明显,但天气之间阳气由收变敛,由降变藏的状态更加明显了。
人感天地气机变化,机体阳气亦渐敛藏于肾水之中,但是很多人对此是“无感”的。一般来说,对这种变化感知明显的,是两类“极端”人群:一类是气机顺畅,身体很通透的人;一类是体弱气血亏,久病慢性病的人。
[自拍R][飞吻R]划重点:“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睡以养阳气,晚起以固阴精,达到“敛阳摄精”目的。
[飞吻R]老祖宗从养生角度提醒后人,万物收藏、趋避寒冷的时节,不做导致阳气外泄的事情,顺应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机能,这不花银子的“养生心法”,谁用谁知道好!!阳气想要收藏好,一定要阳气充足,升降相因,能升才能降。[自拍R]利用节气天时,通过艾灸来养护身体,可以扶持阳气,温通气血,有助于做好“养藏”工作。
[飞吻R]此时养生,以温通脏腑、滋阴潜阳为要;饮食宜清通、温补均衡;睡眠宜早睡晚起,以待日光;艾灸宜健脾益肾、温藏通腑、养阴敛阳。
[举手R]艾灸穴位:
被灸:肩井穴+肾俞穴;
自灸:鸠尾穴+太溪穴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