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激光雷达,极越没有做到的,小鹏做到了。可能关注我的老粉能知道,当时极越上市时,

都懂一电电 2024-11-09 15:32:53

去激光雷达,极越没有做到的,小鹏做到了。

可能关注我的老粉能知道,当时极越上市时,我对他们去激光雷达的勇气非常佩服。发了很多篇关于他们去激光雷达的逻辑和还有背后的技术挑战。

我一贯认为L2 的激光雷达并不是必须的。我也相信去激光方案能够提供旗鼓相当甚至更好的体验。

那时候的极越我不吝赞美,像是一个少年,勇敢向恶龙冲去。

可惜,这一切并不如我预期。

那时候的极越在城区智能驾驶确实直接进入了第一阵营,不过,极越面对的是华为的ADS和小鹏的NGP,在智能驾驶话语权的争夺下,几乎没有给极越留存一点发声的空间。

理想的剧本是,极越城区表现最强,超过带有激光雷达的小鹏和华为方案。那么就省去了解释的成本,而不是用一个未来的AI 故事(当然,我认为故事一定会实现)来解释自己的合理性。

可惜,极越宥于某种程度上的资源不足,没有办法像其他公司一样,在规则时代用工程师大量抽象规则和原理来把大部分城市做到最优。

某种程度上,如果加资源,极越可能有机会把一些城市的表现做到最优,用智能驾驶的表现,抢到这珍贵的话语权。

可惜没有,在激光雷达的争斗中,极越没有争辩的力量。

时间来到2024年,小鹏开始逐步预热自己去激光雷达的战略方向。某种程度,我也在观察,是否去激光雷达的小鹏P7+也会步上极越01的后尘。

从P7+在广州的试驾反馈看,去掉激光雷达几乎没有产生任何体验上的回退,而大家的评价都非常好。

而这次全部标配NGP 的小鹏智能驾驶,也没有听到去掉激光雷达能力会落后的说辞。

一切开始变得水到渠成。

从发布会上提到的去激光雷达的逻辑和背景,像素密度更高,夜晚会有灯光,硬件对弱光的适配其实与当时极越的逻辑基本一致。

而在AI2.0概念被大众逐步接受的当下,大家也能理解模型从图像中可以获取到更加丰富的信息。

这次小鹏最重要的一个转变,就是将自己的AI 公司的口号响亮地说了出来。驾驶场景只是AI 的一个应用场景,还有机器人和低空飞行在等待小鹏。

去激光雷达是在转向AI 公司的过程中的一个选择,相信AI 的力量能够降低对激光雷达的依赖。

一样的道路,却因为投入的差异,有了巨大的结果差异。

《武林外传》里钱掌柜说,为什么同样是武功,有人用的惊天动地,有人用了,就像放了一个屁。

内功不同。

#汽场全开##汽场全开#

0 阅读:0
都懂一电电

都懂一电电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