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962年伟人的卫士长李银桥,被下派天津锻炼,与伟人临别时,伟人写给李银桥留作纪念的七律·《长征》,书写时丢了个“索”字,李银桥回头找伟人后补上了,补的非常巧妙、艺术。 1962年,李银桥这位在毛泽东身边默默服务了15年的卫士长,即将调离,前往天津继续他的工作,这个消息让平常冷静的毛泽东也感到了一丝不舍。 毛泽东和李银桥之间的关系超越了领袖与卫士的常规界限,李银桥对毛的忠诚和敬仰,毛对李的信任和依赖,都已经编织成了一段难以割舍的情感纽带。 在他们共同经历的岁月中,无数的秘密和重要时刻,都有李银桥的身影。 当决定下达,李银桥将离开这个他服务了多年的地方,不仅是李银桥,连毛泽东也感到一种说不出的落寞。 在这种情感的驱动下,毛泽东决定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表达他的感激与不舍。 他选择了抄写一首意义重大的《七律·长征》,这首诗不仅仅是革命岁月的回响,也承载着毛泽东对于坚持与奋斗的哲学思考。 抄写这首诗的那天,毛泽东召见了李银桥,两人在书房内,外面是轻风和煦,窗外的湖面波光粼粼,书房里则是沉静与庄重。 毛泽东将笔墨纸砚摆好,沉浸在了书写之中。 每一个字,都似乎在诉说着别离的情感,每一行,都透露出不舍的心绪。 李银桥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这位老人家,笔锋矫健地在宣纸上跳跃,似乎每一笔都在刻画他们之间那些年轻勇敢的日子。 毛泽东写完后,双手将这幅精心书写的《长征》递给李银桥,目光中有一种特别的光辉,仿佛在说:“这是我给你的一点心意,带去天津,不要忘记我们共同走过的路。” 李银桥接过这份厚重的礼物,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这不仅仅是一幅字,这是毛泽东对他多年辛劳的认可,是对未来岁月的祝福,也是一种深深的依依不舍。 他紧握着折子,眼眶不禁湿润,喉咙里有话想说,却只化作了一句简单的“谢谢主席”。 这个场景,这份礼物,将成为李银桥一生中最珍贵的记忆之一,也成为毛泽东与他之间友情的一个永恒的标志。 毛泽东选择了行草书写这首诗,这种书法风格兼具行书的流畅与草书的灵动,极富表现力。 行草如其名,行间草出,既有行书的规整,又有草书的奔放,适合表达深情而迅速的思维。 在这幅《七律·长征》中,毛泽东的每一笔似乎都充满了激情与力量,字体大小不一,或宽或窄,展示了诗句内容的节奏与韵律,使得整幅作品既有力度又不失灵性。 在书写这幅作品时,毛泽东的笔锋在宣纸上自由舒展,从“红军不怕远征难”到“万水千山只等闲”,每一笔都刚劲有力,每一划都淋漓尽致。 行间的密集与疏落呼应诗的节奏,密处如急流勇进,疏处似远山含黛,这样的布局使整幅作品在视觉上保持了一种动静相宜的和谐。 更为深入地观察,可以发现毛泽东使用的是中锋结合侧锋的技法,这种笔法使得字体时而剑拔弩张,时而流畅优美,完美地展现了长征的艰难与英勇,以及诗人对未来的坚定与乐观。 在某些笔画的转折与结束,毛泽东特意加重笔力,使得字迹在纸上留下深浅不一的痕迹,这些痕迹如同历史的沉淀,记录了他在书写时的心理状态,也反映了他对长征精神的深刻理解与感慨。 值得记录的一幕是,在李银桥带着毛泽东赠予的《七律·长征》手书回到家中后,他在细读时意外发现了一个小遗漏。原来在诗句“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索"这个字竟然缺失了。 次日,李银桥带着这份珍贵的手书回到毛泽东的面前,向他说明了情况。 毛泽东听后轻笑,随即拿起笔,在诗句中慎重地补上了遗漏的“索”字,使得这首诗句重新完整,也为这份手书增添了一层特别的故事。 在调往天津后的那些年里,李银桥虽然身处全新的工作岗位,但他的内心深处始终充满了对毛泽东的深切思念。 初到天津,李银桥先是在市公安局担任职务,那里的工作节奏快速而且充满挑战,他需要适应完全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团队,后来,李银桥被调到一个工厂担任副厂长。 每年,不论工作多忙,李银桥总会抽时间回北京看望毛泽东。 毛泽东时常会询问李银桥在天津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并给予他人生和工作的指导。 毛泽东的话语总是那么充满力量,让李银桥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洗礼,这些珍贵的时刻成为了他力量的源泉,激励着他继续前行。 1976年9月9日,当毛泽东逝世的消息传来时,李银桥和他的家人被深深的悲痛所击垮,失声痛哭。 李银桥急忙驱车前往北京,在火车上的他哭了整整一路。 他曾回忆,自己在毛泽东身边15年,毛泽东只对他发过一次火,他宁愿每天面对领袖的严厉,也不愿接受这位伟人永远地离开。 站在毛泽东的遗体前,李银桥久久不愿离去,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遗憾。 晚年的李银桥,尽管身患重病,却始终坚持传播毛泽东思想。 1992年后,他虽然患上了脑溢血和脑血栓,生活无法自理,但他仍不忘毛泽东当年的教诲,住院期间始终坚持普通病房,从不要求特殊照顾。 2002年,李银桥与妻子合著了《毛泽东和他的卫士长》,通过文字让更多人了解这位伟大领袖的人性光辉。
急忙驱车前往北京,在火车上的他哭了整整一路。驱车?是驱的火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