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低,又不想一直用激素?只要乌梅搭得好,升高和稳定其实都不难! 大家好,我是血液中医刘欣。 乌梅大家都不陌生吧?我们平时爱喝的酸梅汤,里面最主要的食材就是乌梅。乌梅,其实就是还没成熟的梅子经过特殊工艺熏制而成的黑色果实。 在中医眼中,乌梅可不仅仅是夏日里一杯酸甜解暑饮料那么简单,而是一味神奇的药材。因为中医讲究“药食同源”,乌梅就是这样一味既能当零食解馋,又能治病养生的好物。 那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乌梅的妙处,特别是对于血小板减少朋友,乌梅合理搭配简直就是救星。 以我之前接诊的一位患者为例。吉林武先生,48岁,血小板减少2年多,期间一直靠西药和激素维持,但血小板总是升升降降不稳定,一直在20左右徘徊。 初诊,患者自述一直有气短,自汗的问题,浑身乏力,头晕,身上有出血点,怕冷又怕热,腰酸腿软,肚子胀。我又观察到患者舌淡,舌苔腻,舌边齿痕,面色苍白略有浮肿,辨证患者为气阴两虚,脾肾不足,出汗多,津液丢失的多,津血同源,所以第一步先减少丢失,同时补虚,双管齐下,血小板自然翻倍升。 了解情况后,我就据此给武先生拟了一方,其中就用到了乌梅。用了半个月后,武先生出汗少了,口不干了,乏力感也减轻了,继续益气生津,2个月后出血点消失,没再长新的,其他症状也均有好转,检查发现血小板升到了78,又调理一个月后,血小板升到125,巩固稳定后开始逐渐减量至停用,后随访至今,血小板数值仍然稳定,各种症状也未在反复。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朋友有疑问:我在超市买的零食乌梅是不是和中药乌梅一样呢?可以用零食乌梅代替吗?这里我要强调一下:零食乌梅和中药乌梅不同。 中药乌梅是由特定的青梅炮制而成,5-6月间,梅子由青转黄,将熟未熟时采摘、炮制变黑,成为一种药食同源中药材。零食乌梅则还可能是成熟的黄梅、西梅等加工而成,而且零食乌梅中添加剂较多,完全丧失了中药乌梅酸涩收敛的药性,所以零食乌梅不能代替中药乌梅。 需要注意的是:乌梅性酸,很可能会刺激胃粘膜的,所以那些胃酸过多、胃溃疡患者就要慎用。另外使用前最好还是咨询一下专业的中医医生,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病情进行合理的调理。
血小板低,又不想一直用激素?只要乌梅搭得好,升高和稳定其实都不难! 大家好,我
血液科刘欣
2024-11-19 15:19:46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