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是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一年。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内战进入白热化阶段,中国的未来悬而未决。而就在这同一年,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诞生了一件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麦克斯韦尔·斯蒂佩克发明了自动柜员机(ATM)的前身——“银行家的夜间信箱”。 一个是改变国家命运的大事件,一个是对日常生活影响微乎其微的小发明。两者发生在一个相同的年份,但似乎被时间和空间分隔在了互不相干的平行世界。前者决定了数亿人的命运走向,后者只是默默开启了银行业务的新篇章。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两件事,分别体现了中国和美国在那个时期的典型情况。中国那会儿战事不断,这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就要来了;美国的金融技术创新,也表明一个新时代开始了。尽管在那时候,谁都没法猜到这两种力量以后会各自写出什么样的故事,但历史让我们知道,它们的影响都超出了国界,历经了时间的流逝。 在咱们平常的生活里,这种对比一直持续着。一边或许是政治舞台上变化多端的情形,另一边或许是个人生活中的那些琐碎日常。这些都值得咱们去留意,去深入地思索,从当中吸取历史的智慧。在历史的大视角下,我们在哪能看到过去的印记呢?又在何处能发觉未来的线索呢?让咱们一块儿去寻找答案吧。
历史冷知识:这两件事竟是同时发生的?
老伍谈史事
2024-11-20 12:18:26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