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实和他的作战风格、资源限制以及性格有很大关系。 首先出身和经历决定了刘备更擅长“小规模游击战”。刘备早年没地盘、没钱粮一直带着几千人马四处投靠,打的多是“小仗”机动性强的仗。比如早期和曹操、吕布交手,基本是几千人马的规模。这种打法让刘备练就了灵活应变的能力,但也限制了他指挥大兵团的视野和经验。 其次资源匮乏,限制了大兵团作战的可能。刘备虽有雄心壮志,但他的地盘和军队长期处于“勉强维持”的状态。赤壁之战后才算有了点资本,但和曹操几十万大军相比,依然是小巫见大巫。没有足够的兵员、粮草大兵团作战无从谈起。正如你空有一身武艺,但手里只有一把菜刀,怎么和别人大军团对抗? 最后性格感性,决策偏柔。刘备重情重义,这没错但大兵团作战往往需要冷酷的战略头脑。比如关羽败走麦城,刘备举全国之力讨伐东吴,这就是典型的感情用事。打大仗需要的可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冷静的战略规划和执行力。 在现代职场中,有些人精于小团队管理和灵活作战,但一旦晋升到管理大团队的位置时,往往力不从心,原因和刘备类似——资源调配、决策风格和视野局限。 这样要是你是刘备,遭遇着有限的资源,还有复杂的局势,你会怎样调整自身的战略,进而迈向更宏大规模的成功呢?
为何如今都说刘备指挥不了大兵团作战?
老伍谈史事
2024-11-21 13:07:05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