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不合格,你找种香蕉的去,凭啥罚我5.5万!”河南驻马店,男子开了一家小超市

阿柯说社会 2024-11-20 17:23:59

“香蕉不合格,你找种香蕉的去,凭啥罚我5.5万!”河南驻马店,男子开了一家小超市维持生计,他花25块钱批发了17斤香蕉售卖,被市监局检测出农药残留超标,不但当场没收香蕉,还开出5.5万的罚单。男子崩溃,小超市一年都赚不到5万块,一家人可怎么活啊!

河南驻马店的一个小镇上,王福源和妻子李小梅经营着一家不到30平米的小超市,勉强维持一家四口的生计。这天早上,王福源像往常一样起了个大早,骑着他那辆破旧的电动车去批发市场进货。

这时,一箱个头大、颜色好的香蕉,映入他的眼帘。定睛一看,这香蕉不仅新鲜,而且价格还很便宜,每斤只要1.5元,王福源心里盘算着,这两天超市里的水果刚好卖完了,正愁没货源呢,这批香蕉来的很是时候,于是大手一挥,花25元,批发了17斤香蕉。而后就满心欢喜地把香蕉运回超市,摆在了显眼的位置。

按照以往的价格估计,这批香蕉怎么也得赚个十来块钱,可谁知道,麻烦接踵而至!

当天下午,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执法人员突然来到福源超市进行例行检查。他们随机抽取了一些商品样本,其中就包括了王福源刚进的那批香蕉。

“同志,我们需要带一些样品回去检测,请配合我们的工作。”执法人员公事公办地说。

王福源虽然心里有些忐忑,但想到自己店里的东西从来没出过问题,还是痛快地答应了。然而,噩耗很快传来。

检测结果显示,香蕉中的农药残留超标!随即,市监局的工作人员再次来到福源超市,不仅当场没收了剩余的香蕉,还开出了一张高达5.5万元的罚单。

“什么?5.5万?”王福源如遭雷击,“同志,是不是搞错了?我也是刚批发回来的,怎么会知道有问题?再说了,我这点香蕉就值25块钱,你们张嘴就罚我5万多,这不是要我的命吗?”

可不管王福源如何解释,执法人员依旧不为所动,反而面无表情地回答:“根据相关规定,销售不合格食品,处以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考虑到你的违法行为情节较轻,我们已经从轻处罚了,你别不知好歹!”

王福源一下子瘫坐在地上,一脸绝望的喃喃自语到:“完了,完了,这下可怎么办啊!我家超市一年到头也赚不来5万,上哪弄这么多钱啊!”

李小梅听到动静赶来,看到丈夫魂不守舍的样子,她也急的直掉眼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但为了维持小超市的正常运转,更为了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夫妻俩只好强装镇定,来到了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门口,希望能面见大领导,当面求情,争取减轻处罚。然而,市监局工作人员却不管三七二十一,坚持要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罚。

无奈之下,王福源只好向法院提起诉讼,希望法院能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从轻处罚。

案件很快开庭,庭审当天,王福源紧张地站在被告席上,面对法官的询问,他声音颤抖地说:“法官大人,我真的不知道香蕉有问题。我就是个小店主,一年到头也赚不了几个钱。这5.5万的罚款,就是要了我的命啊!更何况这批香蕉我还没有售卖,就被查出有问题了,根本没有危害社会,这处罚实在是太重了啊!”

然而,另一边的市监局代表却始终“公事公办”,冷冰冰的强调:“我局的处罚完全符合法律规定,目的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希望王福源别不知好歹!”

经过激烈的辩论,法官最终认定:市监局的处罚依据确实正确,王福源销售不合格香蕉的行为构成违法。但考虑到王福源是初次违法,且违法金额较小,5.5万元的罚款明显偏高,不符合过罚相当原则。因此,相关部门应将对王福源的罚款金额降至2000元,并要求市监局承担此案的诉讼费用。

听到判决结果,王福源长舒一口气,眼中闪烁着泪光:“谢谢法官,真的太感谢了!”

这场“香蕉风波”给王福源一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也让他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从此以后,福源超市的生意蒸蒸日上,不仅因为王福源更加注重商品质量,更因为他诚实守信的态度赢得了街坊邻居的信任。小镇上,人们常常会谈起这个“香蕉案”,感叹法律的公正,也为王福源一家的坚强点赞。这个故事,成为了小镇上激励人心的佳话,提醒着每一个人:诚信经营,遵纪守法,终会得到应有的回报。

0 阅读:1057
评论列表
  • 2024-11-21 11:13

    最讨厌这种为了流量,掐头去尾、断章取义的报道。

  • 2024-11-21 08:20

    有没有可能是那个什么执法呢

  • 2024-11-21 21:49

    源头查找 源头被罚,批发市场是源头,进入市场的农产品有检测机构吗,罚商户,罚市场,欺负人家小经销点!!!!!如果市场出现农药超标直接罚市场!批发市场有义务保证农产品超标合格!

  • 2024-11-21 21:49

    源头查找 源头被罚,批发市场是源头,进入市场的农产品有检测机构吗,罚商户,罚市场,欺负人家小经销点!!!!!如果市场出现农药超标直接罚市场!批发市场有义务保证农产品超标合格!

  • 2024-11-21 16:35

    国家的法律首先就是处罚销售方,谁销售谁负责,这是对的,逻辑就是不给销售方找理由。否则,造假制假的厂家可以披无数个马甲去销售,反正不用因为销售而负责。

    yw2001ha 回复:
    存在误伤确实难免,但是处罚也是一种警示,不止是警示本人,也是作警示案例。不过法律无情执法应该温暖,对于误伤的,还是要有温度。5.5万确实多了。
  • 2024-11-21 21:29

    这话说的,难道水果店进货都需要自己检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