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一个18岁的山东莱西小伙参军入伍,原本是冲着坦克兵去的,结果因为是初

张梁看历史故事 2024-11-24 18:35:06

1986年,一个18岁的山东莱西小伙参军入伍,原本是冲着坦克兵去的,结果因为是初中兵,而成了装甲团里“喂猪的”炊事员......   2009年,济南军区的某装甲团被指派参与一次重要演习。   上级部门命令对所有装备进行彻底检查。   维修组对团中的装甲车进行了仔细的检验,发现大部分车辆均符合作战要求。   然而,一辆装甲车的发动机出现了异常噪音,即使经过资深技术人员的多次修理,问题依然存在。   维修组组长范德奎深感压力,如果这辆装甲车带着故障参加演习,可能会对整个演练带来风险。   范德奎想到了可以解决这一难题的赵宗刚。   赵宗刚仅有初中学历,他的实际操作能力却远超常人。   从18岁入伍开始,赵宗刚最初被分配为饲养员,之后转入炊事班,最终在表现出色后被调入坦克连。   在一次机会中,后勤部的老班长发现赵宗刚对机械设备有着特别的兴趣。   于是让他试图修复一台已经报废多年的拖拉机。   赵宗刚在课余时间开始对这台机械进行拆解和重组。   经过反复的努力,他不仅修复了拖拉机,还驾驶它前往后勤部。   他总是比别人早起半小时,晚睡两小时,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对坦克的学习中。   赵宗刚不仅系统地研究了二十多本维修专业书籍,还精通了装甲部队的三个专业和八种武器装备的操作使用。   他在军队中以独到的方式进行装甲车辆的维修,仅用一副听诊器便能准确诊断出车辆的问题。   2011年,军区举办的装甲车比武大赛中,在比赛中,他迅速诊断并解决了两辆装甲车的故障。   第三辆车上,他经过仔细检查后坚定地向领导报告这辆车实际上并无故障。   他发现不同部位的故障声音频率不同,因此他总结出了“五部听诊法”。   在高原地区参加演习时,他了解到当地由于气压低导致的装甲车频繁故障。   赵宗刚随即设计了一种“气缸压力测试器”,成功解决难题。   很多人误以为他是某著名军事院校的毕业生。   然而,赵宗刚谦虚地指出自己未曾完成初中学业。   他还培养出500多名技术骨干。   赵宗刚将其维修经验编制成电子文档,供所有战友学习。   赵宗刚在军队服役达30年之久。   2009年,他作为装备保障人员参加了首都的阅兵仪式。   期间,他的部队正进行演练,却遭遇了一辆装甲车发动机故障。   尽管身处北京,赵宗刚依然通过电话远程诊断并指导修复了发动机,只用了三十秒。   在阅兵村的工作中,当一款新型突击炮的声音出现异常时,他立即察觉并指出了潜在的发动机问题。   赵宗刚的专业判断最终被证明是准确的。   赵宗刚不仅修复了超过450台各类故障装备,还节约了五十多万元的经费。   除此之外,他还自行设计并制造了四十多种维修工具。   赵宗刚还专注于解决高原环境下装备的特殊问题。   他研发了一种基于高压锅原理的检压仪,预防了坦克在高海拔地区因发动机冷却液气化而导致的故障。   他所在团队的坦克在高原环境中从未出现过故障。   在军中,他自主研发了多种测试仪和维修支架,其中包括喷油器测试仪和多功能支架等18件保障器材。   共有42项技术成果被部队采纳,赵宗刚也因此多次获得军队科技奖项。   在服役期间,赵宗刚参与了多次国家大型活动如国庆大阅兵的保障任务,总计排除了超过3000个大小故障。   他的技术精神和专业承诺为军区节省了超过500万元的维修经费。   2017年,他退伍离开了部队。   退伍前,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技术空缺,赵宗刚特意挑选并培训了几名新兵。   尽管退役后,赵宗刚收到了多家公司的工作邀请,并最终接受了济南一家工厂的厂长职位。   退役半年后,面对济南军区的紧急电话,赵宗刚得知军区的装甲车辆频发故障,现有技术人员难以彻底解决问题。   他毫不犹豫地决定重返军队,辞去厂长职务。   重返部队后,赵宗刚全力以赴投入到新设备的研究工作。   他的妻子对于他的决定表示理解。   直到2023年,赵宗刚已经再次服役了五年。   虽然这些发明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赵宗刚却选择将它们用于提升部队的战斗力,没有对外公开。   他多次获得勋章,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参考文献:[1]吴冠成,赵宗刚,王河舟.狠抓五个跟踪搞好安全生产[J].劳动保护科学技术,1994,14(4):60-6059

0 阅读:102
评论列表
  • 2024-11-24 18:54

    坦克这种重要的军事装备故障率这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