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钱学森受邀参加秘密会议,提出:“我国应该组建火箭军”!周总理听后,摇摇头道:“名字太张扬,要改!” 二战结束后,因国际形势变化,科学技术进步,各国对于军事武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立现代化军队,增强军事实力已成各国的重中之重。 新中国虽刚成立不久,但对军事需求并不低,毛主席在1955年1月的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中,就多次强调现代化军队的建设事宜,并正式作出了发展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 在会议上,毛主席还特意指出:“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会比现在强,我们不仅要有原子弹,还要有装备原子弹的相关军队,让别人不敢欺负我们”。 至此,相关项目成立,以周总理为首的中央领导人,在1956年3月,专门召开了秘密会议,邀请刚回国不久的钱学森上台作报告,为聂荣臻等同志详细介绍组建这支部队的可能性。 钱学森到会后十分激动,多次强调“我国是有能力组建这么一支部队的”,并在激动之下,为这支部队取了一个响亮的名称—“火箭军”! 但遗憾的是,因当时我国实力不足,为避免被人诟病,周总理并未同意这个略显张扬的名称,而是说到:“名字太张扬了,改为第二炮兵吧”。 10月,我国成立了第一个导弹技术研究院——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任钱学森为院长,主持我国导弹相关研究,武装第二炮兵。 不过,第二炮兵虽受国家重视,但因资金,技术等原因,它的建设并不顺利,在1957年正式成立时,整支军队只有600多名干部和战士。 因没有先进导弹,全军更是只有一支“地地导弹训练大队”,其余相关部队无一丝影子,至于钱学森所说的“火箭军”中的火箭,更是空中楼阁。 直到196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枚“东风一号”导弹后,第二炮兵才算实至名归,有了火箭军的雏形。 可雏形终归只是雏形,并不是战斗力,它的战斗力,直到1963年才初步具备。 唯一值得自豪的是,因我国导弹技术的进步,第二炮兵的人数也在逐步增加。 到了1964年,我国“东风二号”发射成功,原子弹研发成功后,第二炮兵已经达到了数万人!不管人数还是战斗力,在全军中都数一数二。 也是从此时起,第二炮兵才算真正组建完成,并在后面几十年里迅猛发展,成为了排名全球前列的强大军队。 而随着第二炮兵的实力提升,“第二炮兵”这个军队名称也不太合适,在2015年时,中央便决定采用钱学森最初的意见,将第二炮兵改为了“火箭军”。 至此,“火箭军”这支重要的中国军队,登上历史舞台,开始展现它独有的魅力。 而它从“火箭军”改名为“第二炮兵”再改回为“火箭军”的传奇经历,也被诸多民众讨论。 甚至从某一方面,它的改名经历,也彰显着我国实力的增长历程,从最初的弱小到逐渐强大,再到现在的全球前列,这其中离不开无数科研人士的前仆后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