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月11日,河南确山,在四野大军滚滚南下的铁流中,一对兄妹站在路口,拿着一张旧照片,声音嘶哑地问道:“俺爹叫马尚德,他当年也是红军,大高个,你们认不认识?” 1928年的春天,确山县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里,马尚德正收拾着简单的行装。他刚收到组织的通知,要前往上海参加为期半年的干部培训。 临行前,妻子郭莲特意请村里的照相师傅给一家人拍了一张合影。这是一张黑白照片,照片里的马尚德身材高大,穿着一身粗布衣衫,站在中间。 那时的马尚德已经在确山县参与革命工作多年,作为当地少有的知识分子,他组织过多次农民运动。在当地,他带领农民反抗地主的剥削,建立了农民自治组织。 这些活动让他多次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但每次都因证据不足被释放。组织考虑到他的安全,决定把他调往上海学习。 从上海学习归来后,组织根据工作需要,派他前往东北开展抗日斗争。为了保护家人的安全,他不得不隐瞒真实身份。 在东北,马尚德改名为杨靖宇。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他接替了杨奠坤的工作,当地人称呼他为"杨政委",用朝鲜语发音就成了"杨靖宇"。 1932年,他担任了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在他的带领下,东北抗日联军从最初的五百多人发展到六千多人。 他们在东北的原始森林中建立根据地,打击日军的军事设施,保护当地百姓。这支队伍成为了日军在东北的心腹大患。 然而,这些辉煌的战绩背后,是他与家人的彻底失联。为了不让敌人顺藤摸瓜找到家人,他甚至不敢给家里写一封信。 组织上的同志们只知道他来自河南,有一儿一女和一位贤淑的妻子。但具体的家庭住址,连最亲近的战友都不清楚。 在马尚德离开后,妻子郭莲独自扛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她既要照顾年幼的儿女,又要侍奉婆婆,还要种地维持生计。 最初几年,村里人还经常帮衬着这个家。但随着时间推移,生活越发艰难,家里的日子也一天不如一天。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很快占领了河南。日军在确山县大肆搜捕共产党员及其家属,郭莲一家的处境更加危险。 有人告发郭莲的丈夫曾是共产党员,日军立即将她抓捕。在审讯过程中,日军用尽各种酷刑,但郭莲始终没有透露任何有关丈夫的信息。 她只是一遍遍地重复:"我的丈夫十多年前去了上海,从此再没有消息。"这句话成了她保护丈夫和孩子的最后防线。 1944年,饱受折磨的郭莲病重卧床。她将藏在棉袄袖子里的那张全家福照片交给了儿子马崇云和女儿马锦云。 临终前,她告诉孩子们:"这就是你们的父亲,等八路军胜利了,你们就能找到他。"这成了她留给子女的最后嘱托。 1949年春天,解放军南下时,已经长大的马崇云和马锦云兄妹带着这张照片,开始了寻找父亲的漫长旅程。他们站在确山县的路口,拦住每一支过往的部队。 天寒地冻中,兄妹俩连续询问了三天。虽然得到的答复都是摇头,但他们依然不愿放弃。 第四天,一位解放军干部详细记录了他们的信息。这位干部承诺会帮他们寻找,并叮嘱他们安心等待,不要轻易搬家。 解放后,组织特意安排了工作给兄妹俩。马崇云成为了一名铁路工人,马锦云在托儿所工作。 尽管生活条件还不富裕,但兄妹俩始终记着那位解放军干部的话,一直保持着原来的住址。他们坚信,只要地址不变,组织就一定能找到他们。 1952年夏天,一辆黑色轿车停在了李家湾村的村口。从车上下来的干部直奔马崇云家中,拿出一张杨靖宇的照片进行比对。 通过详细的档案研究和多方求证,组织终于确认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事实:杨靖宇就是马尚德。而马崇云和马锦云,正是这位抗日英雄的亲生子女。 组织立即安排兄妹俩前往黑龙江,参观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在纪念馆中,他们第一次完整地了解到父亲的英雄事迹。 在东北抗日战争中,杨靖宇带领抗日联军,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周旋。他们在白山黑水间建立根据地,打击日军,保护百姓。 1940年,杨靖宇在吉林省濛江县(今靖宇县)壮烈牺牲。解剖他的遗体时,日军发现他的胃里只有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 黑龙江省委提出要给予杨靖宇的后人特殊照顾,但被兄妹俩婉言谢绝。他们表示要像普通工人一样,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价值。 马崇云继续在铁路局工作,以优秀的工作表现获得多次表彰。马锦云也在托儿所兢兢业业,用实际行动传承父亲的精神。 革命精神在第三代身上得到了延续。马崇云的儿子马继志和马继民参军入伍,在保卫祖国的岗位上作出了贡献。 马继民退伍后,在以祖父命名的靖宇县担任荣誉县长。他的主要工作是宣传抗日战争历史,传播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