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攻入天京的李臣典看到了洪秀全留下的无数美女,顿时色心大起,当夜李臣典

张梁看历史故事 2024-11-29 22:06:19

1864年,攻入天京的李臣典看到了洪秀全留下的无数美女,顿时色心大起,当夜李臣典直接带着几十个美女进入洪秀全的寝宫,谁能想到这一次李臣典竟丢掉了自己的性命。   李臣典的母亲在他少年时期去世,但李臣典连给母亲买棺材的钱都没有,最后只能以篾席简单安葬。   18岁时,李臣典选择了投笔从戎。   李臣典最初加入了王珍的部队,后来跟随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来到江西,参加了抗击太平天国的战争。   李臣典在湘军中脱颖而出。   1858年,在江西吉安的南门外,湘军与太平天国展开交锋,曾国荃在战斗中不幸受伤。   这时,李臣典挺身而出,奋勇杀敌,成功反败为胜,将太平军追击至永丰、新淦一带。   李臣典的英勇表现让曾国荃深感钦佩,于是破格提拔他为宝庆营守备。   李臣典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不仅在景德镇、浮梁等战役中屡建奇功,还两度救了曾国荃的性命。   1860年,曾国荃在与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的激战中不慎坠马受伤,而李臣典再次及时赶到。   1861年,他随湘军参与围攻安庆,并在城下决战中立下战功,最终被晋升为参将。   1862年,李臣典跟随曾国荃大军进攻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   太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命令李秀成从上海调兵增援天京,而曾国荃的军队则遭遇了包围。   李臣典再度挺身而出,与副将倪桂节一道,冒死保护曾国荃,成功将他从重围中救出。   倪桂节虽英勇作战,但最终不幸阵亡。   李臣典识破了太平军的声东击西的计谋,并使得湘军最终突破敌军的包围,成功解救了曾国荃。   李臣典被加授提督衔。   1863年,他带领军队夜袭雨花台石城,为湘军在攻占紫金山、击败太平军的数次战斗中立下了战功。   1864年,李臣典先后攻克天保城和地保城,将天京城彻底包围。   但李臣典发现了太平天国军队粮草的短缺,并提出了通过挖掘地道进行偷袭。   李臣典带领队伍日夜挖掘,最终在15天后完成了地道的建设。   次日,湘军发动突袭,成功攻陷天京,俘获了洪仁达、李秀成等任务,并在城内纵兵焚烧、掠夺,持续了整整七天七夜。   历史上流传着关于他嗜杀、贪财的种种传闻。   据说,他在攻破南京后,对太平天国宫中美女的嗜好尤为强烈,甚至下令将后宫妃嫔一并纳入军中。   他的所作所为让曾国荃也不得不多加警惕。   传闻中,李臣典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服用了邢氏兄弟赠送的药物,结果因错误的服用方式过度纵欲,身体迅速衰竭。   清史记载称他因病猝死,指责他过度劳累、未能及时休息。   清政府为了维护湘军的形象,给予了李臣典“一等子爵”的荣誉,并且特赐黄马褂、花翎等荣耀,甚至为其在吉安、安庆和江宁修建了专祠。   这样的战争也给百姓留下了伤痕。   根据一位当时的江南文人所写《平贼记略》中的记载,常州一带的乡村成了无人区,到处是焦土,河水已被污染。   幸存的难民大多瘦骨嶙峋。   曾经盛产稻米的常州、无锡在战争的摧残下,这片沃土不再富饶,贫困、饥饿、死亡成了常态。   太平天国军队在占领无锡后,对城中的居民展开了极为残酷的屠杀。   根据《纪无锡县城失守克复本末》的记录,太平军仅在短短一个月内就将无锡城内外的男女老幼屠杀了近二十万人。   太平军的将领黄和锦认为,经过这场屠杀后,反对者已经基本消失。   1864年4月,上海的记者深入无锡等地,揭露了无锡一带的饥民不得不以野草、树皮为食,米糠和豆渣的价格暴涨,但仍然供不应求,最为可怕的是,饥荒使得一些人逐渐失去了理智,在绝望中竟开始食人。   路上单独出行的百姓经常成为被掠食的目标。   太平天国的攻占不仅导致了屠杀,无锡、苏州等地的财富和妇女成了太平军的目标。   随着太平军的攻占与清军的反攻,江南地区基本上都经历了两轮掠夺。   另一方面,淮军攻入苏州后,清军将领程学启还将抢来的财物分发给自己的部下,用作军饷。   李鸿章曾批评程学启,认为即便是降将也不应如此放肆。   另据史料记载,湘军攻陷南京后,对平民的杀戮同样令人发指。   曾国荃命令使得南京的十余万人丧命。   鸦片自清朝以来便广泛流行,但太平天国视其为社会毒瘤,坚决予以打击。   洪秀全对鸦片的反感由来已久,他不仅在自己的诗文中多次提到鸦片对百姓的危害,还在其制定的《天条》中明确表示,禁止烟酒的买卖。   在太平天国占领的区域,吸食鸦片成为违法行为,第一次发现者会被鞭打并监禁,而第二次犯者则会遭受更重的惩罚。   然而,在太平天国的短暂统治中,最为显著的暴行依然是清军与太平军交战时的对平民的压迫。   无锡为例,清军在攻占该城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抢劫。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士兵们毫不留情地对待,甚至连未成年的少女也未能幸免。清军的暴行让无锡城几乎成为废墟。   参考文献:[1]王诚.李臣典死因质疑[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8(2):120-120

0 阅读:6
张梁看历史故事

张梁看历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