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绝非简单的数值计算,它要求对未来各因素发展趋势有着精准且深刻的把握。在三国时期的谋士群体中,荀攸无疑堪称顶流般的存在,其战略眼光在诸多关键时刻展现出了非凡的影响力。 官渡之战结束后,曹操面临着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选择:是挥师进攻刘表,还是继续对看似已无太大威胁的袁谭、袁尚穷追猛打。时间来到公元 203 年,曹操刚开始准备征讨刘表时,袁谭、袁尚却在冀州争得不可开交,袁谭还遣辛毗前来请降求救,曹操也应允了派兵相助。然而,有限的兵力究竟该重点投向哪个方向,成了亟待解决的难题。 当时,曹操麾下的部将大多认为刘表势力强大,应当率先发兵攻打。毕竟在他们看来,若能攻下荆州,那可是大功一件,随之而来的便是加官进爵,如此诱人的机会,谁不想去争取呢?所以从表面上看,进攻荆州似乎是最有利可图的选择。 但荀攸却坚决持反对意见,他敏锐地洞察到了将军们好大喜功心态背后潜藏的巨大隐患。荀攸深知,如果曹操此刻丢下河北地区不管,转而跑去攻打荆州,恐怕很难迅速取胜。哪怕是后来曹操统一了北方,在赤壁之战中也未能打赢并完全将荆州收入囊中。而且一旦河北的袁氏兄弟回过神来,联合刘表对曹操形成南北夹击之势,那曹操将会陷入极为被动的境地,甚至有可能连统一北方这一目标都难以实现了。 基于对局势全面且深入的分析,荀攸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天下正值多事之秋,而刘表却稳守江、汉之间地区,很明显,他并没有君临天下之志。袁氏占据四个州的地盘,拥有甲兵十万,袁绍凭借宽厚的品性深得众人之心,假使他的两个儿子和睦相处,保守他们的既成功业,那么天下的灾难就不会停息。如今袁氏兄弟交恶,这样的局面下必然不会是双方都能得以保全。倘若这二人联合起来,力量就会变得强大,到那时再想去谋取他们可就难上加难了。所以应当趁他们内讧的时机去谋取他们,如此一来,天下便可逐渐平定,这个绝佳的机会万万不可错失啊!” 曹操听后,深以为然,当即称赞道:“很好。” 于是,曹操采纳了荀攸的建议,先是答应与袁谭结亲,紧接着派兵出击,成功击败了袁尚。可之后袁谭却出尔反尔,选择背叛,荀攸又跟随曹操在南皮斩杀袁谭,为曹操进一步平定北方奠定了坚实基础。荀攸凭借其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在这一关键的历史节点上,引导曹操做出了正确抉择,彰显出了卓越谋士在乱世中对局势把控的重要性,其智慧与谋略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荀攸的战略远见:官渡战后的关键抉择
小万说
2024-12-01 10:07:58
0
阅读:6
那谁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