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拟对柬、马、泰、越光伏产品征收271%关税,把关税大棒砸向东南亚。相当于昭告全世界,谁都别想挣美国的钱,中国不能挣,其他国家也不许挣,简直笑不活了! 问题是美元是世界货币扛把子,你美国不大量进口其他国家商品,通过巨额贸易逆差把美元花出去,其他国家怎么得到美元?离岸美元规模上不去,难道大伙都用印度卢比结算?那美元算哪门子世界货币?美元霸权到底还要不要? 其实,欧美对我国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早就开始了,跟个虎逼似的,出手就是杀招。 2012年10月,美国对中国输美光伏产品征收最高约250%的“双反”关税; 2013年6月,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11.8%的反倾销税,此后税率最高加征至67.9%; 2015年5月,美商务部决定对中国光伏制造商执行最高165%的惩罚性关税。 其实,最早把太阳能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是美国。早在1979年,美国罕见的“好人总统”卡特就向大伙吹嘘太阳能才是未来,“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最伟大、最令人激动的冒险”。当时,一套仅供厨房热水使用的光伏产品,造价就高达26万美元。 1997年,我国提出“中国光明工程”,把利用太阳能作为全国扶贫工作之一。2002年,我国发布“送电到乡工程”,揭开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序幕。 当时,90%的光伏技术都掌握在欧美手里,但中国光伏“日拱一卒,功不唐捐”,拱到2011年时,硬是把美国排名前三位的光伏企业都给干破产了,美国顿时就被干懵圈了。 其实,美国原本的打算是这样的,迫使中国光伏产业链向东南亚、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转移,由它们生产光伏板,而美国大量安装和使用光伏板发电。在此过程中,美国可以达到排斥中国,提供安装就业岗位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相当于连赢三次,但这种亮瞎钛金狗眼的美梦,也只有美国敢做。过得去就是坎,过不去就是命,结果美国不仅没实现三赢,反而三输,连带着欧洲光伏也一起掉进坑里,差点被干销户了! 2023年光伏企业百强品牌榜,中国企业占据90席,为全球提供了80%以上的光伏组件,美国6席,欧洲仅2席。这下好了!梦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但却砸烂了欧美的大脚板,难兄难弟属于是。 那东南亚光伏产业做起来了吗?想想都知道不可能,柬埔寨和泰国这种佛教徒占比90%的国家,纯属低欲望苟活。你说要他们去工厂吃苦受累当牛马,他们肯定会觉得去庙里打坐念经更具性价比。 既没有生产光伏板的技术,也没有能力和欲望,握不住的沙,还不如扬了它。所以,大多是中国企业带着技术和资金过去投资建厂,实际操作更简单,干脆把中国光伏板直接运过来贴牌,然后转手再卖给美国。 既然能当中间商赚差价,谁特么还会劳神去建产业链?至于老墨和加拿大就更别想了,如果有进厂打螺丝那份决心,早就直接翻墙润美国了! 所以,美国幻想通过加征关税,绕开中国,重塑全球光伏产业链。其实,并非梦想不性感,而是臣妾真的做不到,美国最终给臣妾们加了个寂寞。 其实,对美国光伏产业而言,关税就是一把双刃剑。加征关税吧,光伏板价格猛涨,安装成本就会急剧上升,环保和光伏发电就肯定玩不转。不加征关税吧,光伏企业又死活不愿意去美国投资建厂,略显尴尬。 2016年,中国光伏产品对美出口大幅下降,但泰、马、柬和越南的输美光伏板却出现了暴增。2024年,四国出口已占比美国光伏板进口82%以上。 2022年3月,美国光伏企业向美国商务部举报,说是中国光伏企业投资东南亚,通过三角贸易逃脱关税制裁,曲线润美,太欺负人了! 其实,美国商务部又不是傻子,但经不住这帮二愣子瞎哔哔,然后就发起调查,而且是一查到底,甚至包括了溯源条款。就是一旦被查到产品或零部件来自中国,就必须按照250%补交关税。 握草!这不翻旧账吗?美国光伏板进口企业一致的态度是,老子不卖了!然后,来自东南亚那82%的进口光伏板就突然没了。2022年3-8月,美国下马了308个太阳能组网项目,然后美国那些组网安装企业就一跳八丈高,直接组团去白宫骂娘。 然后,这个政策就太监了,不了了之。现在,拜登政府还有1个多月任期,而懂王上台肯定会大力发展传统石化能源,不仅光伏板进口会急剧减少,美国光伏产业也肯定难逃此劫,哀嚎一片。 与其到时被懂王砍瓜切菜,还不如先下手为强,把防护盾先建起来,抢先出台有利于美国光伏产业链的法案,给朋友圈留条后路。反正懂王要想推翻法案,必须去国会走投票程序,届时民主党有的是办法拖延,甚至把事情搅黄。 其实,打造产业链最重要的并非技术,而是水电气路和国家治理等综合成本,只要你的成本足够低,比较优势足够高,你的产业链就可以牛逼哄哄,就可以碾压其他国家或区域产业链。 但在市场经济和哈耶克的注视下,欧美要想重建产业链,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鸠摩智一生追求上乘武功,却最终武功尽失;扫地僧一心看门护院搞卫生,却练就一身绝学。或许,这就是人生吧!
美国拟对柬、马、泰、越光伏产品征收271%关税,把关税大棒砸向东南亚。相当于昭告
东意和你不一样
2024-12-04 09:37:49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