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那么一首歌,从它诞生的那天起,没想到会成为街头巷尾一种小吃的‘

闻鸡晓读 2024-12-05 19:59:01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那么一首歌,从它诞生的那天起,没想到会成为街头巷尾一种小吃的‘代言人”,估计这首歌的作者,在创作这首歌的时候,也没有想到这样的情景。因为不管这个小吃离你近或是远,那都能从歌声中知道它的存在。这首歌就是《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是由张和平、杜澎作词,冯晓泉作曲并演唱的歌曲,是1996年同名话剧《冰糖葫芦》的主题曲。1997年,该曲获得第4届中国歌曲排行榜“1996年度十大金曲”。这本是写老北京风情的一首歌,当时的创作过程也比较有意思。 《冰糖葫芦》其实是1996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排演的话剧《冰糖葫芦》的主题曲。当时话剧导演向歌曲创作者之一的冯晓泉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要有北京风味,第二要有文化底蕴,第三要朗朗上口,易于传唱。为此,冯晓泉开始四处拜访了解老北京的学者,每天行走于各种极具老北京特色的街道,感受北京的各类风情。 终于有一天,他走在美术馆的大街上一下子来了灵感,心中突然涌现了歌曲开头的一段旋律。情急之下,他赶紧向旁边卖冷饮的阿姨要了纸和笔,把这段曲子记了下来,回去之后继续琢磨,完成了这首《冰糖葫芦》,没想到这歌曲一出来,那朗朗上口的曲风,马上就在全国流行开来。 这一流行不要紧,没想到被卖糖葫芦的小商贩们发现了机会。既然这首歌这么好听,这么流行,这么深入人心,这么能勾起大起吃冰糖葫芦的想法,那何不用它来招揽吃货呢,于是他们或是自己唱,或是用小广播放,就它这首歌代替的叫卖声,而且确实非常好用。 现在你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能听到这首歌,大多会在周边找到卖冰糖葫芦的,这应该是当初歌曲的创作者没想到的吧?

0 阅读:0
闻鸡晓读

闻鸡晓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