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女子给刚毕业的儿子找体面工作,花480000余元让人“内部推荐”到好单位上班,女子沾沾自喜等好消息时,收钱方却没了踪影,女子到单位询问时,单位给出了完全不同的说法!
(信息来源:大象新闻2024年12月6日关于《花48万“托关系”能把孩子安排到烟草局工作?收钱人:通过单位内部推荐名额,求助人:钱分两次给完后,又说录取不了》的报道)
这种骗局总没有个尽头,有需求有市场才会有人源源不断的提供,真正应该探索的是这个事情的背后。
内推”、“包进”、“有关系”,这些词语在就业市场上屡见不鲜,它们像诱饵一样,吸引着那些渴望稳定工作,却又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感到无力的人们。焦虑,是滋生骗局的温床。多少求职者,像王大妈一样,被所谓的“捷径”蒙蔽了双眼,最终落得人财两空。
事情的起因还要从王大妈的儿子说起。小伙子大学毕业后,并没有急着找工作,而是窝在家里打游戏,成了标准的“家里蹲”。王大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四处托人打听工作机会,却始终没有合适的。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大妈在网上看到了陈某发布的“内部推荐”信息,目标直指郑州烟草局——一份多少人梦寐以求的“金饭碗”。
王大妈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刻联系了陈某。陈某先是夸赞了王大妈儿子的“优秀”,然后话锋一转,表示“想进这种单位,不花钱肯定不行”。王大妈虽然有所犹豫,但想到儿子的前途,还是咬牙答应了。48万,几乎掏空了王大妈的家底,一部分是她多年的积蓄,一部分是四处借来的。她分两次将钱转给了陈某,并按照陈某的要求,让儿子去填写了所谓的“入职资料”。
事情发展到这里,似乎一切都很顺利。王大妈满心欢喜地等着儿子入职的好消息,甚至已经开始盘算着要给儿子买两套新衣服。然而,现实很快给了她一记重锤。在填写“入职资料”的过程中,王大妈的儿子逐渐察觉到不对劲。陈某的说辞漏洞百出,填写资料的地点也不是在烟草局,而是在一个环境优雅但与官方机构毫无关联的地方。
儿子将自己的疑虑告诉了王大妈,王大妈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她赶紧联系陈某,却发现对方已经失联。慌乱之下,王大妈找到了烟草局,得到的答复却是:根本没有所谓的“内部推荐”名额,所有招聘都是通过公开考试进行的。
王大妈这才如梦初醒,悔恨交加。她联系记者曝光此事,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关注,也希望能够追回损失。然而,陈某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48万,就这样打了水漂。
从法律角度来看,陈某的行为无疑构成了诈骗罪。《刑法》第266条明确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48万,无疑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如果陈某被抓获,将面临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即使假设陈某真的有能力安排王大妈的儿子进入烟草局工作,他收取的48万也属于不当得利。《民法典》第985条规定,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而王大妈试图绕过正规招聘流程,“花钱买工作”的行为,也违反了公平竞争原则,同时也违反了《民法典》第8条的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王大妈的遭遇并非个例。近年来,类似的就业骗局层出不穷,手段也越来越隐蔽。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求职者的焦虑心理,编造各种虚假信息,骗取钱财。这起事件也暴露出就业市场监管的不足。如何加强监管,有效打击就业诈骗,保护求职者的合法权益,是摆在相关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
对此事,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