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2月,国民党上将卫立煌被软禁在南京家中,门口一队宪兵把守,家中有特务蹲守。宪兵司令张镇向卫立煌宣布说:“你是听候查办的人,不许和任何人见面,不许通信、通电话。”
张镇走后,卫宅的电话线旋即被剪断。之后,除了跟着卫立煌来的司机和两个副官,可以外出采买生活必需品外,卫立煌和妻子韩权华不允许走出家门。
卫立煌遭此劫难,是老蒋为了推卸兵败的责任而故意为之。东北解放后,老蒋以“迟疑不决,坐失军机,致失重镇”的罪名,下令将卫立煌撤职查办。
了解内情的国民党军政大员,都不以为然,有人直言说:“卫俊如这个东北的剿总司令,看似风光无限,可范汉杰、廖耀湘这帮天子门生,他指挥得动谁?”
在辽沈、淮海战役结束,平津战役收尾之际,老蒋为了转移矛盾,宣布下野,将代总统李宗仁推到前台,他则去溪口以隐退的名义继续遥控局势。
到溪口的老蒋,不放心卫立煌,密电顾祝同,让尽快将卫立煌夫妇用飞机送去台湾。顾祝同来到卫宅,说明来意后,卫立煌说:“我的夫人病得很重,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了,暂时是走不了了。”
顾祝同将信将疑,跟着卫立煌来到卧室,见躺在床上的韩权华脸色蜡黄,看起来病得不轻。顾祝同想了想,说:“俊如,不如你先走吧。”
卫立煌说:“我夫人病成这个样子,能不能熬过去很难说。若真的不行了,容我办完后事再走。”
顾祝同和卫立煌,同为老蒋的“五虎上将”,两人交情还算不错。顾祝同不好意思把事情做的太绝,也就没有再强行要求卫立煌非走不可,在聊了几句后就离开了。
到了1949年1月25日这天,来了几个人将卫宅的电话线重新接上了。过了一会,电话响了,卫立煌拿起话筒一听,是代总统李宗仁打来的。
李宗仁说:“俊如兄,我已签发命令,解除对你的人身限制。宪兵司令张镇已向我保证,一天之内将人撤走。保密局的徐志道,也答应尽快把人召回去。”
第二天,卫宅周围的宪兵全部撤走,但十几个特务,却只走了一半。原来,老蒋下野后,李宗仁下令改组保密局,削减其人员编制。毛人凤主动“辞职”,带着大批特务,去上海另起炉灶了。
毛人凤走后,保密局长由徐志道接任,这样一来,保密局就形成了两套“班子”。徐志道接到李宗仁的手令后,通知卫宅的特务离开,但这帮人只听命于毛人凤。毛人凤得到消息后,为了应付李宗仁,支走了一半的特务。
尽管家中还有几个特务在昼夜监视,但卫立煌的处境比之前要好了不少,可以正常的会客和接收信件。
一天,一个商人装扮、江北口音的人叩开了卫宅的大门,径直往楼上走。副官张学诚正要拦阻,走出来的卫立煌认出这是他的老朋友李明扬,连忙走过去将人带到二楼的小房间密谈。张学诚反应很快,看出来人身份特殊,站在房门口盯梢,防止特务偷听。
李明扬和卫立煌相识于北伐,是多年的好友,他曾担任过第五战区游击总指挥、第十战区副司令长官等要职。老蒋下野后,李明扬受李宗仁之托,往返于大江南北,为和平而四处奔走。
李明扬问卫立煌:“你今后有什么打算?”
卫立煌说:“顾祝同前几天来了一趟,让我尽快去台湾。”
李明扬说:“台湾可千万去不得,你和我与老蒋相识二十多年,对他的为人还不了解吗。以他对你的猜忌,去了之后必遭毒手。”
卫立煌说:“顾祝同对我承诺,说去了后安全不成问题。”
李明扬说:“顾祝同是个唯命是从之人,他敢做老蒋的主吗?”
卫立煌说:“师广(李明扬的字)兄,可有好的建议?”
李明扬压低声音说:“本来,我是劝你去江北的,但长江沿岸戒备很严,恐怕难以过江。为今之计,只有想办法离开南京,去上海坐轮船离开。”
送走李明扬后,卫立煌叫来韩权华、张学诚,三人商定了逃离南京的计划,日子定在除夕(1月29日)的深夜。
到了除夕的傍晚,卫宅的几个特务垂头丧气,张学诚问:“几位怎么还不去陪着家人过年?”
几个特务大发牢骚,说忙活了一年,既买不起回家的火车票,也没有置办年货的钱。张学诚趁机提出,愿意拿出一笔钱,让特务们买车票、采买年货。
特务们清楚张学诚这样做肯定有目的,但他们全都装糊涂,在拿了钱后,高高兴兴的离开了。
卫立煌在特务们走后,马上开始化装。卫立煌早年当营长时,因只有二十多岁,受到老军官的轻视,为了显得老成,他留起了一撮胡须,这个习惯保持了近三十年。如今,为了脱困离开,卫立煌不得不剃掉胡须。
深夜时分,卫立煌乘坐汽车悄然离开南京,韩权华留下来打掩护。第二天中午,老蒋的侍卫长俞济时从溪口打来电话,韩权华说:“俊如正在午休,有什么事和我说吧。”
俞济时说:“总裁让我问一下,你们何时去台湾?”
韩权华说:“等春节过后,就收拾着去。”
俞济时听后,也就没有多问,挂了电话。大年初二的深夜,卫立煌的汽车回到了卫宅,司机对韩权华说:“卫先生在上海很安全,让我来接你。”
韩权华说:“你好好休息一下,我们明天走。”
第二天清晨,韩权华怀着激动的心情,乘车前往上海去和卫立煌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