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原市长黄菊,2003年官至副总理,逝世八年后被迁出北京八宝山公墓 2003

乐荷谈文化历史 2024-12-11 14:10:35

上海原市长黄菊,2003年官至副总理,逝世八年后被迁出北京八宝山公墓 2003年时,上海原市长黄菊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被当选为国务院副总理。官至要职后,黄菊主要负责国务院常务工作、以及金融方面的事业,此后继续为国家和人民做出巨大贡献。 黄菊同志一生为党、为民,可以是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于2007年的6月时,操劳一生的他因过劳工作而病重去世,享年仅69岁。 然而更令人不解的是,在他逝世八年后,其骨灰却被迁出北京八宝山公墓。那么,其中究竟有何鲜为人知的隐情和原因? 黄菊出生于1938年的上海,祖籍为浙江省的嘉善县魏塘镇。天资聪颖的他自小发奋上进,在校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于1956年的时候,年仅18岁的他考上了著名的清华大学,此后专攻电机工程系。学业完成后,他先是在上海的人造板机器厂工作。 尽管是他名校毕业的高材生,但是谦卑、虚心的他从未因高学历而骄傲、自满,反而主动要求从基层技术员开始做起。 在工作中,为人和善、技术过硬的他时常向老员工请教。其谦卑、温和的态度,亦是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与支持。 1977年时,曾亲自参与工厂自动化设备研发的黄菊被升任为副厂长、工程师等等要职。肩负重任后,他更是励精图治、兢兢业业地刻苦工作。 而正是那些年的基础工作经验、磨炼,为他日后走上领导岗位打下坚定基础。到了八十年代的时候,脚踏实地、工作出色的他被任命为上海市的第一机电工业局副局长。 上任后,黄菊以专业的机械工业技术,很快推动了上海一带的企业改革、发展,将当地的各大企业生产状态、发展等等都提高了很多。 到了1983年的时候,能力卓越的他再升高职,很快被调任到上海市委工作,担任着工业工作党委书记一职。 在上海工作几十年来,黄菊不但亲眼见证、经历了上海的巨大变化,亦是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坐镇一方的优秀领导干部。 于1991年的时候,年过五旬的他又被升任为上海市长一职,继续为建设上海现代化而带头奋斗。 那时候他在任职期间,不但向中央组织立下军令状——每年超额完成财政上交任务,而且还提出了自主改革、自费改革、率先改革的新思想、新主张。 不过,此政策在落实的时候很快遇到难题——没有改革的巨大经费。为此,高瞻远瞩的他做出一个大胆决定——即刻实施融资体质。 很快,黄菊一边以国际市场来招商引资,另一边则以土地批租的办法去改善老旧棚户区的风貌、发展等等。 在他的带领下,当年的上海不但很快还清了历史陈年旧账,而且迅速向功能性建设、先进重点都市而转化。 他在上海拼命苦干了四十年,使得当地人民生活、经济、发展等等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全新变化,百姓生活更是肉眼可见的日趋变化。关于黄菊在上海的功绩,当地人们至今仍旧感激、传颂。 2003年时,已经65岁的他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此后继续为国家、民生而操心、奋斗着。 然而令人心痛的是,由于他长年在岗位上过度劳累、操心,故而使得其身体健康极速愈下。 4年后,年仅69岁的他因病情加重而离世而去。那时候组织为他举行了隆重且庄重的追悼会,将其骨灰安葬在八宝山。 然而在他逝世八年后,组织为了尊重其临终遗愿,于是将他的骨灰迁出北京八宝山公墓,继而送到上海的福寿园安葬。上海是他工作了整整大半辈子的地方,对他而言,将是永远无法割舍的故乡之地。愿黄老魂归故里,世人多为缅怀敬重。

0 阅读:860
乐荷谈文化历史

乐荷谈文化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