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期间,海外华侨为祖国的抗战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例如菲律宾知名华侨领袖李清泉就是其中的一位突出的代表! 李清泉曾经被推选为"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副主席,这个组织主要就是为抗战募集资金而成立的,从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零年,菲律宾侨胞用了大约三年多时间,就给抗战事业捐赠了大约一千多万的菲律宾币,李清泉老先生在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中国的抗战事业,将自己大约剩下的十万美元遗产也捐赠给了抗战的伟大事业。 另外,泰国华侨陈子谷的爱国故事同样令人感动。 他放弃继承祖父遗产的机会,毅然投身革命。 叶挺军长亲自与他商谈,任命他为军长秘书,并请他回泰国募捐。 陈子谷在亲友间秘密筹集了六万多元,还购买了一万套的棉衣,并将自己继承的二十万元家财全部捐献给了新四军,他甚至还卖掉了自己的钻戒,为部队购买印刷的设备,叶挺将军对他高度赞扬,称其为"视富贵如浮云的爱国者"。 面对新四军频繁作战和物资匮乏的困境,海外华侨通过多种方式提供支持。他们在香港《大公报》刊登募捐启事,呼吁各界援助。新加坡、菲律宾等地的华侨组织纷纷行动,源源不断地为部队提供急需物资。新加坡50名爱国侨胞捐赠了两辆急救车和医药用品,菲律宾华侨则捐款购置了大量医疗物资。 华侨的支持不仅限于金钱和物资,还包括献机救国运动。菲律宾华侨献机50架,缅甸和印度华侨也分别贡献了十四架和十架飞机。 印尼侨胞捐献了大量抗疟疾药品,泰国华侨陈守明捐赠了十万包大米,缅甸华侨领袖梁金山则捐献了80辆汽车和1架飞机,并持续每月捐款直至抗战胜利。 在新四军中,东南亚华侨虽然人数不多,但在各个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抗战初期约400名华侨加入八路军,其中一半以上驻扎在前线。他们在军事指挥、组织工作、青年工作、宣传策划、交通通信、医疗服务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 菲律宾华侨叶飞担任苏浙军区副司令员,新加坡归侨卢胜任苏中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泰国归侨曾镜冰担任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司令员。在组织工作中,李子芳、姚念、郑克等人担任了重要的政治领导职务。 在青年工作方面,泰国华侨陈惠被选为新四军青年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他致力于收集和传播青年英雄事迹,推广火线上的青年工作经验,取得了很多成效。
在抗日战争期间,海外华侨为祖国的抗战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例如菲律宾知名华侨领袖李
凝眸观史流沙万尺
2024-12-12 21:57:0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