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中南学院的一名大学生正忙着毕业时,突然被告知“有部队的人找他”。紧接着他就被两人接走,此后整整38年,外界再也没有人见过他…… 1955年的夏天,王明健正坐在中南大学的图书馆里看书。这位即将毕业的年轻人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正准备等到毕业分配结果出来之后,用自己在学校学到的先进知识,为祖国的建设出工出力。 就在王明健专心致志准备毕业事宜的时候,突然有同学喊他去一趟校长的办公室。王明健只以为这是校长找他讨论毕业后分配的事情,于是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有多想就跑到了校长办公室。而他做梦也不会想到的是,这次谈话居然改变了他的一生。 一进到校长办公室,王明健就被严肃的氛围吓了一跳。当时,校长办公室里面除了他还有两名军人,王明健看他们没有佩戴军衔或者其他标示身份的徽章,一时间也拿不准这两个人的身份。他看向坐在中间的校长,发现对方的表情也十分严肃。王明健的心不由得紧张起来。 校长告诉王明健,这两名军人之所以来到这里,是因为组织上经过考察,决定交给王明健一项特殊任务,而这份任务需要王明健做到高度保密。一心想要报效祖国的王明健想也没有多想就同意了校长的安排,他跟着两名军人离开了校长办公室,从此便销声匿迹许多年。 事发突然,王明健只来得及给家人留下简短的告平安书,之后便杳无音讯。家人只知道王明健是被国家征召,要去做一项很重要的事业,其余的一概不知。直到几十年后王明健在此献身,所有人才知道他过去几十年的伟大付出。 原来,王明健被征召的伟大事业,就是我国的原子弹研制工程。 当年,王明健是中南大学矿业学院的优等生,在校期间成绩非常优异,是老师同学们口中的模范学生,也因此吸引到了国家的注意。国家在考察了王明健的出身背景之后,认为他很符合中国原子弹事业的需要,于是对他发出了征召,而王明健也欣然应允。 被征召的王明健先是去苏联学习了几年,之后就直接投身到了原子弹的研发工作当中。 当时,王明健和他的同事们负责的是解决原子弹的燃料问题。对于一穷二白什么资源都没有的中国来说,这无疑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但是,王明健知道,只有攻克了这个难题,只有真正制造出原子弹,中国才能屹立于世界。 因为没有已有的经验材料可以对照,王明健和他的同事们只能不断地尝试各种方法。他们前前后后尝试了苏联的炼油技术、国内传统的炼油技术,最终想到把现代矿业炼油工业和中国的土法炼油进行结合,自创了一套“土法炼铀。 王明健的这套“土法炼铀”很成功,他成功从铀矿石当中萃取了燃料,解决了原子弹的燃料问题,成为了中国原子弹的大功臣。 虽然事业上很成功,但是王明健的个人生活却有许多遗憾。因为原子弹是保密事业,因此王明健几十年都没有能够回家,不能够承欢膝下,也不能够照顾家中年迈的长辈。更让王明健感到伤心的是,抚养王明健长大的奶奶去世的时候,他也没有能够去送行。 即使如此,王明健仍然毫不后悔自己当初毅然决然投身原子弹事业的选择。他表示,自己一直以来的心愿就是报效祖国,能够为祖国奉献就是他最大的幸福。
1955年,中南学院的一名大学生正忙着毕业时,突然被告知“有部队的人找他”。紧接
红色的史纪
2024-12-13 14:17:12
1
阅读: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