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96岁退休教师因病去世,家人收拾遗物才发现,老人竟然拥有十余枚荣誉奖章,三次三等功,是名副其实的战斗英雄! 郝珍富1928年出生于山西长治。 他的童年过的十分艰苦,4岁时母亲去世了,6岁时父亲也没了。 在那个艰难的世道,有父母的尚且吃不饱饭,更何况他一个孤儿。 为了生存下去,他自愿去当地地主家里当长工。 地主就没有不黑心的,郝珍富日夜干活,睡觉时间少得可怜,却仍然换不来一餐饱饭。 跌跌撞撞长大之后,郝珍富看清了社会的黑暗,决心投身革命,改变自己与更多底层人的命运。 参军之后,他跟随部队征战沙场,参加过淮海、渡江以及许多大型战役,还参与过华南地区的解放斗争。 凭借着英勇无畏的作战表现,郝珍富立下了赫赫战功,收获了许多奖章与荣誉头衔。 当然,战场也留给了他一身的伤痛,最大的一道疤痕甚至遍布整个胸膛。 靠着党组织的培养,从小没机会读书的郝珍富有了上学的机会,他从认字再到写文章,最后成为了一名小有才学的高材生。 1978年,郝珍富在组织的安排下脱离了军队,前往昆明第九中学负责教育管理工作。 那时全国的教育环境是非常艰苦的,校舍只够孩子们勉强住下,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宿舍安排郝珍富一家人。 但他从未有过怨言,带着妻儿在庙上住了整整三年。 郝珍富觉得,只要能有片瓦遮头就足够了,他的主要任务不是享福,而是为国家教育出更多的人才。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对教育基础建设的升级,让郝珍富一家搬出了寺庙,有了自己的房子。 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好,郝珍富一家日子也红火了起来。 那年,郝珍富的儿子高考失利,想考军校的他希望父亲能“帮帮忙”。 因为他当时报考的那间军校的校长是父亲郝珍富曾经的老首长。 可这个要求却遭到了郝珍富的严厉呵斥。 “当兵是为了人民的解放,你是为了什么,目的不纯就不要进部队!” 父亲的威严儿子还是不敢触碰的,只能乖乖听话。 郝珍富的儿子之所以那么的想要上军校,是因为小的时候父亲时常给他讲军队的事情。 郝珍富是老师的,十分擅长讲内容描绘的惟妙惟肖。 那时候其他孩子听的睡前故事都是童话,他儿子听的都是战斗故事。 但孩子并不觉得可怜,反而觉得自己的爸爸比其他的人爸爸都要酷的多。 甚至很多学校的小男孩都会缠着郝珍富讲真实的战斗故事。 不过,郝珍富从不讲自己的故事,他讲的都是身边战友或者是部队里有名的事件。 正因如此,郝珍富的儿子和妻子,从来不知道自己的父亲竟然是一位厉害的战斗英雄。 直到多年以后父亲过世,他们才过去的皮箱中翻出了那些军功章和特等功奖状,才知道郝珍富有如此传奇的过往。 郝珍富活着的时候,从不提自己过去的功绩,也言辞拒绝身边的人特殊对待自己。 而对于其他人的困难,他总是要付出120分的真心。 2012年,郝珍富的儿子去某贫困县任职,得知那里的农民生活困难,他拿出了自己的“私房钱”,让儿子尽可能的帮助那些贫困户。 郝珍富觉得自己藏“私房钱”的事情瞒的很好,但其实妻子从一开始就知道。 只不过他的私房钱永远用在大事上,她只当自己不知道。 甚至有时,妻子还会偷偷往他的私房钱存放处多放一些钱,让他每次学校捐款的时候都能出上力。 2024年6月29日,这样一位善良纯朴,教书育人的老学者因病去世了,享年96岁。 郝珍富曾宣誓要为国家和人民奉献终身,而他用一生真的做到了。
云南96岁退休教师因病去世,家人收拾遗物才发现,老人竟然拥有十余枚荣誉奖章,三次
红色的史纪
2024-12-14 14:45:41
0
阅读:15
love31634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