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杨小楼带女儿一起去拜见西太后,慈禧指着案上摆列的乳猪、烤羊等物对杨小楼道:

从南谈历史啊 2024-12-14 22:39:36

清末,杨小楼带女儿一起去拜见西太后,慈禧指着案上摆列的乳猪、烤羊等物对杨小楼道:“全赏给你了。”杨小楼推辞:“奴才不敢领用。” 娱乐圈的乱象,如同一面破碎的镜子,折射出社会价值观的错乱。一些所谓的"顶流"明星,行为早已脱离了公众人物应有的道德底线。他们炫耀着自己的豪宅名车,晒着昂贵的餐食和奢侈品,仿佛生活在与普通民众完全隔绝的另一个世界。 更有甚者,他们肆无忌惮地逃税漏税,对国家法律视而不见。然而,这些行为非但没有受到应有的惩戒,反而成为了他们吸引眼球、博取关注的手段。娱乐圈的浮华,掩盖了多少默默无闻却兢兢业业的平凡劳动者?这样的价值导向,是否值得我们反思? 在那个皇权至上的年代,有一位名叫杨小楼的戏曲演员,以其出神入化的表演艺术,赢得了"武生宗师"的美誉。杨小楼承袭家学,又师从名家,博采众长,形成了自成一派的"杨派"艺术。 他的嗓音清亮,咬字清晰,尤其擅长"武戏文唱",其代表剧目如《长坂坡》《挑滑车》等,成为宫廷和恭王府看官们的必点保留节目。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紫禁城长春宫内,太监总管李莲英引领杨小楼父女来到慈禧面前叩见。杨小楼身着蓝色箭袖,头戴乌纱帽,他的女儿杨宝珠则穿着粉色缎面袄裙。 这天杨小楼刚演完《铁笼山》,汗水还未干透。慈禧看得十分尽兴,特意召他父女觐见赏赐。殿内陈设华贵,炉中龙涎香缭绕,十几名太监宫女分立两旁。案桌上早已备好赏赐的点心:核桃酥、松仁糖、蜜饯果脯等精致糕点。 当杨小楼提出想要福字寿字时,慈禧的神色明显凝重起来。要知道,这两个字在清朝宫廷中有着特殊含义。 但慈禧转念一想,她本就不喜欢被条条框框束缚。从她垂帘听政以来,不知道打破了多少祖制。况且杨小楼虽是伶人,但演技精湛,常让她开怀,赏他两个字又有何妨? 于是她让锡兰拿来宣纸、金星砚和狼毫。慈禧的书法颇有功底,笔力遒劲。她先写了几个"福"字,再写了几个"寿"字,每个字都有尺许见方。写完后,她仔细端详,从中挑选了笔画匀称、结构完美的两幅。 这时太监们已经将一个红木托盘抬了上来,托盘上放着一盒如意糕、一盒茯苓饼、两罐蜜饯和一包龙须酥。慈禧吩咐将字和点心一同赐给杨小楼父女。 杨小楼带着女儿叩谢恩典。临走时,李莲英还特意小声提醒他:"这两个字可是稀罕物,回去好生装裱收藏。" 这两幅字后来果然成为杨小楼家的传家之宝。他将字装裱成横幅,挂在自己的练功房里。每次演出前,都要对着这两幅字行礼,以表对慈禧的感恩之情。 这件事在京城戏曲界传为佳话。当时能得到慈禧亲笔福寿二字的,大多是王公贵族或二品以上大员。杨小楼能得此殊荣,不仅显示了慈禧对艺术的欣赏,也反映了她晚年统治风格的转变。 杨小楼能够获得如此恩宠,其背后的缘由耐人寻味。作为清朝末代皇帝的生母,慈禧太后掌控朝政数十年,权倾天下。然而在她的统治下,清王朝却日渐衰败。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已经开始逐步蚕食这个曾经强盛的帝国。而朝堂之上,朝臣们却沉湎于奢靡享乐,对国事毫不上心。在这样的时局下,杨小楼以一介戏子之身,轻易获得慈禧的青睐,实在是一种讽刺。 与此同时,朝廷对待军政要务却显得异常懈怠。大学士上奏边防紧急,往往压箱底数月不发。将领请求添置新式武器,常被以耗费太大为由搁置。洋务派奔走呼号要培养科技人才,朝廷却把经费大量用在修建颐和园、举办戏曲演出上。 当时的军费拮据到了什么程度?北洋水师的将士们领不到饷银,军舰的维修费用无着,连炮弹都买不起。可宫廷里的戏班子却月月有新衣,顿顿是珍馐。一场戏就能赏赐千两白银,相当于一个中等官员半年的俸禄。 形势的严峻在于,日本已经完成了明治维新,建立了现代化军队,清廷却仍沉迷于昆曲梆子。列强的坚船利炮虎视眈眈,朝廷重臣们却在争论哪个名角儿的身段更好。户部亏空,边防空虚,但宫中的戏台上依然锣鼓喧天。 这种现象导致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甲午战败,八国联军入侵,割地赔款接踵而至。宫廷中的奢靡享乐与国家的积贫积弱形成了鲜明对比。当年慈禧为了看戏花费的银两,足以购买数艘现代化军舰。 这段历史映射出一个政权的衰落轨迹:当统治者将注意力从国计民生转向游戏消遣,当社会风气崇尚娱乐而轻视实业,当国家机器不再重视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其败亡就成为必然。杨小楼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艺人受宠的轶闻,更折射出一个王朝走向衰落的缩影。 这种现象引发的思考具有现实意义。一个国家的繁荣不能建立在娱乐至上的基础上,而应当以科技创新、教育发展、民生改善为根本。培养杰出人才、发展实业、重视基础研究,才是国家长治久安之道。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古语,发人深省。一个社会,若是陷入了骄奢淫逸、道德沦丧的泥淖,而忘记了民生疾苦、忘记了国家兴亡,那么它离灭亡也就不远了。清王朝的历史,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从杨小楼的故事中汲取教训,重新审视我们的价值取向,以免重蹈覆辙。只有脚踏实地,才能让我们的国家走向真正的繁荣昌盛。

0 阅读: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