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师之创,王近山错在哪儿?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第3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代替病重陈赓挂帅出征。当时部队全苏式装备兵强马壮,而自己又是一代战将,王近山本来雄心万丈,甚至要抓获五千美军的,结果却一地鸡毛,并因指挥上一系列失误,成为180师遭遇重创的重要原因。 在1951年,朝鲜战场上的形势日益严峻。自第四次战役后,志愿军首批部队经历了持续的战斗消耗,部队士气和体力均严重不足。为了继续支持战场上的作战需要,中国军方决定从国内调动新的兵力,其中包括装备了大量苏制武器的第三兵团。 第三兵团在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的任务是协助已经损失惨重的第9兵团。在战斗中,第三兵团将其最为精锐的12军和181师暂时调配至第9兵团,以增强其战斗力。 特别是180师表现出色,他们在夜间发起攻击,连续占领了汉谷、塔洞以及鸠岩里等关键位置,并在19日成功攻占了洪川江北的法所里地区。这一系列行动有效牵制了美军第7师,使其无法向东进行援助。 然而,第三兵团内部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此时指挥作战,因为原司令陈赓有事未能亲临前线。 180师隶属的60军在此期间经历了调整,179军被调离,导致60军指挥官韦杰手中缺乏足够的预备队。这种状况在第二阶段的战斗中显得尤为明显,整体战况并不理想。 彭德怀于5月21日下达结束第二阶段作战的命令。他要求各部队使用可用的师或军进行层层阻击,执行机动防御,以消耗敌人并掩护主力部队的撤退。 在撤退的过程中,第三兵团主力被命令移至铁原、金化地区进行休整。王近山将确保主力安全撤退的任务委托给了韦杰的60军,但韦杰只剩下一个180师可用。同时,美军也察觉到志愿军的攻势减弱,于21日组织了一次针对性的机械化反击。 在这种压力下,志愿军总部在21日已经决定于23日晚统一后撤,然而在此之前,他们却下达了一个看似不明智的决定,要求两个预备队的师提前撤退。这个决定对于前线指挥官和战士而言无疑是一个强烈的暗示,增加了撤退中的急躁与混乱。 结果如预料中的混乱,王近山也做出了错误的决定,指令15军也在22日黄昏开始撤退,而180师被留下断后。 第二天清晨,美伪军动用了包括四个军和十三个师在内的庞大兵力,分多路对中方进行猛烈反扑。由于15军已经提前撤离,使得敌军得以迅速突破180师的左翼防线。此时的180师左翼地区暴露无援,随时可能遭受敌军攻击。 与此同时,180师右翼的19兵团63军,虽然未接到明确的上级命令,但其军长傅崇碧却根据下属三个师长的建议,认为正面抵抗敌人压力过大,以左右邻友军已撤为由,决定撤退。这一决策直接导致了180师右翼防线的暴露,进一步加剧了战场上的不利局面。 180师面临双翼无援的严峻形势下,师长郑其贵,一个由政委转为军事主官的严格执行者,决定坚决执行阻击命令。为确保左右两翼的安全,他迅速派遣两个主力连前往原63军的防线,接管并继续执行阻击任务。 180师在这种情况下,全天候地阻击着美军第七师和李伪军第六师团的攻势,局势异常危急。同时,179师在另一侧抵抗着美陆战1师及美2师的北侧攻击。 战斗至23日夜晚,180师正准备按原计划撤退,突接到王近山的紧急电报,电报指出由于还有许多伤员未能撤出,决定暂缓撤退,构筑防线以掩护伤员。三兵团随后撤回电台,向后方转移。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60军的军长韦杰将电报内容理解为需要60军提供掩护以确保全兵团伤员的转移,因此紧急命令180师停止撤退,继续抵抗敌军,争取撤退伤员的时间。 在没有援军的支持下,180师的处境愈加困难,面对持续压境的美伪联军,180师损失惨重,战斗非常激烈。 至26日晨,美伪联军从多个方向发起强攻,180师被敌军合围,几乎无法安全突围。直到当日下午,60军军长韦杰才电令180师尝试向西北方向鹰峰突围,但行动并不顺利,师队伍被打散。师长郑其贵维持原策略直到28日凌晨,才命令部队分散突围,但此时部队已损失严重。 这场战役,180师损失超过7000人,战后彭德怀对此表示极大不满,严厉询问三兵团指挥官王近山,质疑其战斗表现,这使得王近山深感羞愧,认为自己辜负了其师长刘伯承的期望。 参考资料:徐焰著. 《第一次较量——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历史回顾与反思》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