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最大的成功是啥?主要是不愚民,公正客观地展示历史、社会、世界的真相与本质,甚至教给大家一套解决问题的办法。公知不在此列,它们是从学校出来以后学歪的,是心里憋坏所导致的。 公知是坏,还有一类人则是蠢,道听途说一些东西,从不去查证,可能一年都难得百度几回,却喜欢阴阳怪气,显得大伙皆浊他独清似的。既不摆事实,也不讲道理,就是单纯的情绪输出。 这类人基本只知自媒体,不知有书报,天天愤世嫉俗。其实,我当年混铁血也很愤青,但我极少跟人抬杠,而是研究各类武器装备、部队编制和历史恩怨等,然后写军事架空小说,写如何打穿三大岛链,意淫在夏威夷签署停战协议。 对比过去,现在的杠精素质下降得不是一星半点。我有时候看大头鹰直播,那些跑出来跟大头鹰对线的杠精,哪怕只是听他们讲话,我都尬得能从鼻孔里抠出三室两厅,连特么九年制义务教育半成品都算不上。 关键是菜而不自知,还人菜瘾大,老是奋力争取丢人现眼的机会。算了,不说他们了,说语文。“语”是口头语,“文”是书面言,主要是装上相同的操作系统,便于大伙书同文和行同伦,而不是单纯的土炮。 比如春天来了,桃花开了,吃货可以想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舔狗可以想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文青可以想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而不是简单的一句:握草,美翻了! 用最小的成本,教会大伙识文断字,并把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精华传递给大伙,培养我们的人文精神,建立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学完这些,我们就会从骨子里变成真正的中国人。 当年读书,古诗二首最易背诵,合辙押韵,简单好记。最难背的是文言文,《出师表》长得让人抑郁,《岳阳楼记》到处生僻字,还有《孔雀东南飞》《琵琶行》《木兰辞》……没一个好惹的。 多年以后回想,才真正明白语文教育的牛逼,只要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你的胸怀、格局和方法论,就足以应对纷纷扰扰的世界。 一是教大伙如何去爱,“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爱就要爱得轰轰烈烈。“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真正相爱的人要至死不渝。“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婚前美得像桃花,婚后就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把日子过红火。 二是教大伙如何去学。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要经常复习和实践。“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要老是吹牛逼,要谦虚低调,不耻下问。“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连怎么请家教都说了。 三是教大伙如何去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想得透;“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的,不要不甘心;“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要懂得抓重点,揪主要矛盾。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杨慎一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把世间道理说尽,说穿了就四个字——看开一点! 其实,语文课本还充分展示了古代社会的阶级和贫富差距问题。让杜甫和白居易等人带着大伙认知社会,对社会的残忍有一个最基本的清醒认知。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早在1200多年前就讲清楚了这个道理:没有大国崛起,就没有小民尊严。 《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战争从来都是残酷的,对普通人尤其残酷,可以对照一下乌克兰强制征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唐天宝年间,城市化率虽然只有20.8%,但依然面临高房价,由此可见高房价是个历史问题。 此外,还有“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就是很多人一生的命运。 所以,我们的教育没有丝毫隐瞒,不愚民昧民,而是在青春少年时期,就向大伙展示了人世间的美好与残酷,咋办呢?这就得说到中学教育阶段非常重磅的一篇文言文了——《陈涉世家》。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明确无误的告诉大伙,当世界不公时,就反他娘的。 至于具体咋反?认真学习领悟历史课和政治课,肯定会深有体会。这就是中国教育的牛逼之处,语文+历史+政治=屠龙术。乾坤未定时,你我皆是黑马;胜负未分时,你我皆可能!
中国教育最大的成功是啥?主要是不愚民,公正客观地展示历史、社会、世界的真相与本质
东意和你不一样
2024-12-17 08:56:56
0
阅读:60
北风飘雪
这个观点好,以前倒还真未意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