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放平
前段时间,同事梁津天天忙着跑“178”环线,但他可不是去旅游,他带着重要的任务——对“178”环线的农村产权闲置资源要素进行全面普查,推动资源盘活。
梁津是南川区瑞凯农业公司产权流转中心的负责人。去年8月,南川区农村产权流转服务有限公司挂牌运行;今年5月,按照全区国企改革部署,该公司并入瑞凯农业公司合并运行,其具体职能划至瑞凯农业公司产权流转中心。这块工作由我具体分管主抓。
尽管今年改革之事重且急,但公司上下有条不紊,大伙抓工作的激情蹭蹭高涨。产权流转中心在人手有限的情况下,除了全力完成农村产权要素交易额这个主要指标外,还积极向区农业农村委对接争取到“‘178’环线农村产权闲置资源要素普查项目”,主要任务是在今年10月前,对“178”环线14个乡镇(街道)、68个村(社区)开展全面普查,收集相关闲置资源并推向市场。
此项目落地,让我们感到十分振奋。一来,公司有了新项目,可以更加有效地运转,功能作用将更加凸显,关键是公司可依托主责主业,深度融入“三攻坚一盘活”大局,特别是为“178”环线旅游发展、乡村振兴助力。
8月开始,梁津带着相机、普查表等,开始了他的“178”环线之旅。每隔两天,他就给我反馈工作进展情况,我听后感觉这项工作难度不小,主要问题是资源分布点位多、摊子大,如何在有限时间内保证资源“应采尽采”?
当月下旬的一天,我决定和梁津一起去跑一趟。吃过早餐,我们出发前往金山镇。我们预约了金山镇金狮村的李书记。
我们到时,李书记正和村民们一起处理金佛山方竹笋采收前的准备工作。忙完,她跑过来热情接待了我们,听了我们的来意她很高兴,她介绍完村情和闲置资源情况后说:“你们来得正好。”然后安排村干部老张带我们去采集资源。
驱车清水溪畔,一路风景如画。下车后,第一站,是步行一条村庄小路,去采集一所村校的信息。
“这个资产虽然现在看着破旧不堪,但这块地开发出来,价值就大了。”在村校面前,梁津说道。
老张接过话,夸起了金狮村的资源。他自豪地给我们介绍,现在村里借助“178”品牌,已经成为游客们青睐的旅游村,村上正在谋划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的事。
回来没多久,梁津就把当天收集的村校、村委会办公楼、集体流转土地等6宗资产,上传到了重庆土交所官网的“农村资源资产”交易平台。
没过几天,“重庆土交所”微信公众号用精美图文推介了这批资源资产。不一会儿,重庆土交所有工作人员将那条推文链接转发朋友圈,并配文字:“178,要去吧,大金佛山等您来!”
我看后给他留言:“谢谢你的隆重代言。”
他回复:“这么好的项目,应该共同推介。”
这让我感觉到,在大地之上,特别是在我们的家乡金佛山,每一宗资源资产都具有宝贵价值,我们用心发现、采集和推介,就会赋予其鲜活的“二次生命”。
虽然这项工作意义重大,但行路之难,因为开展此工作不仅得益于重庆土交所、区农业农村委的支持和指导,还需要相关乡镇(街道)特别是村(社区)配合。
这几天,我们对前期工作作了复盘,梁津感触很深,他跟我分享了两个难忘的经历——
闲置的李家湾村校成了金山镇院星村赵书记的心病,那里海拔约1000米,每年3月,院星村千亩李花舒展,村校成了极佳打卡点。赵书记说:“其实早就有老板看中这个地块,计划投资1000多万元打造研学基地,但未能促成。现在流转中心来做这项工作是件好事情,让农村闲置资源找到了盘活的平台和窗口,李家湾村校有朝一日被盘活后,结合千亩李花资源开发利用,可实实在在为农民增收。”
古花镇农服中心雷主任对农村闲置资源普查工作非常重视,在产权流转中心走访到来之前,他早已自行把古花镇的闲置资源实地考察了两三遍,还主动给梁津一行备好了无人机等设备。雷主任说:“农村是既缺钱又缺人,就看能不能通过我们这代人的努力,让城里的资本到农村来,让农村出去的劳动力重新回到生他们、养他们的地方来,让他们回得来,待得住,富起来。” 听梁津这样一说,打消了我心头的担忧,只要属地镇村和我们企业能够心向一处、形成合力,这事自然就好办。现在的新问题是,完成任务的时间变得十分紧张了。好在有了前段时间的实践和阶段性成果,我们增加了不少信心。 南川区农村产权流转服务有限公司是全市5个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区县试点平台之一,是以“政府主导、公益为主”的专业化平台服务性机构。如何围绕“试点”和“服务”两个关键词干好工作,更好助推家乡发展?我们一边思索一边在行动。 “178”别样之旅,实际上是一场资源普查苦旅,但又何尝不是一场幸福之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