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讲给张俊的话,才是帝王们最愿意讲给臣子的吧—— 公元1141年(绍兴11年),淮西宣抚使张俊入见赵构。当时宋金战事方殷。 帝问:“曾读《郭子仪传》否?” 俊对以未晓。 帝谕云:“子仪时方多虞,虽总重兵处外,而心尊朝廷。或有诏至,即日就道,无纤介怏望。故身享厚福,子孙庆流无穷……” 意思就是: 别管你的本领有多大,你的权力是我给的,荣华富贵也是我给的。你能且只能听我的,我的话之外别无真理、别无情怀。 绍兴八年,湖北、京西宣抚使岳飞请求增兵的时候,赵构也说: “上流(上游)地分诚阔远,宁与减地分,不可添兵。今日诸将之兵,已患难于分合。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古人所戒。” 皇帝是宁肯损失国土,也不愿意失去对臣子的控制权的。 所以,他们首先要的是听话的人。
赵构政治可以打满分,可惜不能亲手组建军队。不能打胜仗的统治者在军队是没有威望的,在军队里没有威望就不可以让武将威望太大。本来他防的是当时威望最高的韩世忠,结果插他两刀的是他最信任的是岳飞。从四大将名升暗降的顺序就知道他不信任的顺序,必竞另外三个都是西军出身,只有岳飞不是西军出身还是他亲自提拨
秦桧当丞相后笑了:敢这么跟我说话吗?宋金条约明明白白:未经上邦金国同意不得罢免首相秦相,宋国大政必须由首相做主!
老构说的是岳飞的地方太大又离核心远,可以分些地方给其他将领,不可以加兵,这话没毛病
两次上庐山撂挑子和皇帝对着干,已经让赵构对飞有了戒心,但还是好言安慰显示出帝王之术。过问皇帝储君不是大将军所为。一直到淮西大战,有一次磨洋工让赵构动了杀心。趁着南北和议,彻底坐实这件大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