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其性微寒,故而阳虚之人切不可过量食用。 于秋季,常有人出现咽干喉痛、舌红少苔之症。《伤寒杂病论》有云:“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麦门冬汤主之。” 咽喉乃肺胃之门户,麦冬能够养阴清热,既滋补肺胃之阴,又可清解虚热,对于阴虚风热上侵引发的咽喉疼痛颇具良效。倘若不便煎药,玄麦甘桔颗粒亦是可供参考的选择。 例如在夏日,因汗出过多而致使气阴两伤,引发心悸心慌乃至心衰之症时,常用生脉饮,其方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其中麦冬可补心阴,人参能养心气,服用之后可使人内心舒泰。然而,若是阳虚怕冷型的心衰,生脉饮往往难以奏效,此时则需采用参附剂。究其缘由,麦冬主要功能为滋阴清热,其偏寒之性无法温振心阳,唯有加上附子以温肾助阳,方可实现回阳救逆之功。 亦正因麦冬滋阴清热,部分以阳虚为主但又稍兼阴虚口干的朋友,食用羊肉汤时易觉口干,他们便会在汤中加入麦冬,以此制约羊肉的燥烈之性,如此食用则不易上火。 不过,在某些情况下,我认为使用白萝卜或优于麦冬。白萝卜生用辛甘凉,熟用甘温,具有下气和中、补脾运气、生津液以及使人肥健之功效。冬季进食易上火,许多时候并非阳气过盛,而是由于活动过少,致使气机不畅。若使用麦冬,因其偏寒,补阳之力便会有所削减。不如选用白萝卜通腑气,如此既能补阳,又不易引发上火之症。 需特别提醒的是,医师的专业指导下进行,以确保用药安全与合理。
麦冬,其性微寒,故而阳虚之人切不可过量食用。 于秋季,常有人出现咽干喉痛、舌
武楠谈养护
2024-12-17 14:48:43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