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很多年轻人活得很通透?其实,更多的是看清社会现实和自身条件后,活的清醒安静而已,女生是不甘心的妥协,男生是无奈的屈服。 其实,现实社会远没有互联网那么大的怨气,绝大部分年轻人都是敢于吃苦和奋斗的,没人甘心躺平。像“三和大神”那种躺平是极其罕见的,所以才会突破大伙的认知底线,成为闲聊谈资。 因为过于稀奇,以至于日本NHK电视台都屁颠屁颠跑过来拍纪录片——《三和人才市场 中国日结1500日元的年轻人们》。看完这部片子,你会发“三和大神”的门槛非常之高。 为了不被剥削,他们拒绝进厂,拒绝打工,甚至不惜把自己变成没有任何剥削价值的废物,连自己的身份证都敢卖,放弃了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自尊与体面。抛开那些大词不说,他们既对不起父母,也对不起自己。 他们并非不认可奋斗,而是不想奋斗,不想吃苦。他们好逸恶劳,好吃懒做,只想过舒服日子。片中有位哥们接受采访时27岁,早先在富士康打了七八年螺丝,觉得自己的生活没啥变化,然后就去做了“三和大神”,露宿街头。 其实,这事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货压根就不存钱,及时行乐及时爽。为此,他还在网贷平台借了3万块钱,仅玩游戏买装备就花了1万多,此后他干脆把身份证也卖了,卖了100多块钱。 后来,为了帮助和安置这些神神,深圳龙华街道专门设立了救助站,免费为他们提供食宿和工作机会,但有些人依然选择了逃离与流浪。疫情三年,再也混不下去之后,他们就散了。在大神聚集的“贴吧”中,有人这样总结道: “直到这次新冠病毒爆发,才让我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多么不堪一击,公共场所不让聚集,一下子我就没了栖身之所。在漆黑的夜里,我哭了,我恨自己,恨自己为什么不听别人的劝,恨自己的懒惰,恨自己的无能,恨自己对自己的敷衍了事。” 现在,90后与00后确实没吃到啥红利,但他们60后、70后的父母应该吃到了,80后至少也吃到了一部分。其实,每一个世纪真正具有红利的年代不多,可能也就30年,剩下70年要么在积蓄能量,要么在消化红利所带来的问题。 试问20世纪的00-50后吃到啥红利了?他们生在一个人命如草芥的年代,但他们没有放弃,战天斗地,一代人打了五代人的仗,一代人吃了五代人的苦,打出了一个新的中国,难道90后与00后比他们还艰难? 其实,绝大部分年轻人都在默默努力,只有那些放弃自我的人在网上嚷嚷。有些自媒体就天天拍这些玩意,博人眼球蹭流量。比如夫妻关系视频,相同的台词和段子,能被成百上千的博主翻拍,被无限放大和加杠杆。 然后,有些人就高潮了,以为这玩意很普遍。就像美国大选前,网上到处都是支持哈哈姐的声音,大有美版武媚娘即将登基之势,实际结果却大相径庭。 有些人选择躺平,不婚不育不奋斗,对于这种个人选择,我们表示尊重。但有些事情必须说清楚,这种躺平是他们自愿的,别啥屎盆子都往时代和社会的脑袋上扣。就像上文的三和大神,他自己不上班不存钱,甚至网贷玩游戏,这可不能怪社会。 其实,大伙都希望拥有和谐幸福的婚姻和家庭,只是有些人没具备相应条件,或者不愿意承担婚育责任。比如有些妹子待价而沽,最终沦为心有不甘的剩女,试问这是社会的责任吗? 很多人都希望当老板、住豪宅,香车宝马睡美人,但要么运气不好,要么资源不够,要么能力有限,要么不想吃苦,最终没达成理想,只能不甘心的“躺平”。 其实,所有没有发生的质变,都是量变积累的不够。比如当业务员跑业务,有些人不愿意打电话,不愿意登门拜访客户,不愿意屈尊拍马屁,不愿意请人吃饭……问题是人性不都是这样的吗?试问有谁不愿意被请吃饭?又有谁不希望被赞美? 想得到却又不愿付出,或者付出不够,最终变成“算了吧”“就这样吧”。然后,有些人就觉得自己通透了,清醒了,顿悟了!其实,这是挫败感所带来的幻觉,是自我麻醉之后的迷茫与痛苦,是无头苍蝇的不自信和不坚定。 为了排解这种迷茫和痛苦,有些人选择无节制刷剧打游戏、特种兵旅行、夜店自嗨……寻找各种看似热烈而激情的快乐。但这并非快乐,而是快感。等快感消散后,他们会陷入一种更加空虚寂寞冷的状态。 其实,人生就像一道函数,有滑落区间,也有上升通道。有的人爬上来了,有的人再也没有回来。苦难本身并没有意义,只有敢于直面苦难的勇气和反思才有意义。 人世间的道理从来都是朴素的,大部分人都会经历高考失利、创业失败、婚姻坎坷、工作迷茫等诸多挫折。人这一辈子也始终在跟平庸作斗争,成功也只是突破了某一段时间的平庸而已。 最终的所谓“命运”,都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只有当你认真生活时,那些被命运隐藏的小惊喜,才会慢慢与你相遇。你能承受多少磨难,就能问老天要多少人生!
为啥很多年轻人活得很通透?其实,更多的是看清社会现实和自身条件后,活的清醒安静而
东意和你不一样
2024-12-22 08:58:01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