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解放战争中薛岳没有什么出场机会? 我们看一下薛岳用兵: 1、北伐时期, 面对封建部队, 只需要猛打猛冲就够了。 2、红军时期, 一路跟随红军走了近2万里, 由于上级遥控指挥加上国民党别有所图, 不好展示其技术含量。 3、就是抗战时期的天炉战法。对于“天炉战法”的权威解释, 当然来自于发明人薛岳。他的原话是: “在预定之作战地, 构成纵深网形据点式阵地,配置必要之守备部队, 以伏击诱击侧击截击尾击堵击诸手段, 逐次消耗敌力, 挫其锐气,然后于决战阵地使用优越之兵力, 实行反击及反包围, 予敌以歼灭打击, 盖为后退`方法, 因敌之变化而变化之歼敌致胜新方略,如炉溶铁, 如火炼丹, 故名”。 时任薛岳参谋长的吴逸志, 也对“天炉战法”进行了权威解读: “逐次引退敌人时, 则以主力向敌之两侧机动设伏, 亦须平时多加演习。如是, 则敌目的既不能达, 必退回原阵地, 我则乘其颓丧撤退际, 正面部队, 反守为攻, 以行牵制, 主力实行猛烈夹击, 一鼓而歼灭之”。 也就是说, “天炉战法”分为两步: 第一步: 正面节节抵抗之后, 适时让开正面阵地, 诱敌一步一步向我军后方深入, 我抵抗部队则转移到日军侧翼。 第二步, 当日军前进到我军最后的预设阵地(“天炉炉底”)时, “天炉炉底”的防守部队必须死守, 保证不被敌人击穿“炉底”; 与此同时,一路上转移到两翼的沿途守军, 再从日军的侧后方开始攻击敌人, 并切断其补给线, 从而实现大量歼灭敌人的目的。 看上去很复杂哈, 我们简单地来说就是: 依托长沙, 集中优势兵力, 诱敌深入, 然后迂回包围歼灭敌人。 是不是很眼熟, 从这方面来看, 薛岳具有一般国民党指战员缺乏的运动作战能力, 特别是后撤不乱的能力。 但是我们要知道粟裕。用的正是这一打法的升级版, 只不过加上了一个大步前进, 大步后退, 运动战中歼敌人。 同时人家压根不死守某处, 只围点打援。 所以没运动过对方, 被打下去了。运动战逐渐把一将从上将资历烘托到大将第一。 当然,后来上来的除了王耀武、杜垏明, 其他的还不如薛岳呢。
薛岳解放战争没出场?他是第一个被打下去的高级将领。薛岳1946年任国民党徐州“绥署”主任半年多时间,连战连败,引起国民党内部众多非议。莱芜战役后,蒋介石见他“指挥无力,名声低落”,将其“绥署”主任撤销。
第一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就是薛岳,怎么叫没有出场?
薛岳在果军中也是强一流了,但他10万部队守海南,在各方面占优的情况下,被韩先楚破了,所以够不上名将水平。
王耀武可比薛岳强多了
第五次反围剿,毛主席失去指挥权,薛岳把红军打的长征,一路追杀,追杀到遵义,十多万的红军只剩三万,毛主席重新获得指挥权,三万红军四渡赤水,戏耍薛岳于股掌
国军将领打运动战先天不足,阵地战防守时国战时还能有士气,进攻几倍兵力有时也啃不下来。薛岳长沙会战就是逐次抵抗防守反击。而且做为防守方兵力是进攻方的三到四倍,火力大约二分之一。每次都是用人命耗,伤亡都是日军的三倍以上。当然薛岳已经是国军中表现最好的了。几十万级别的会战国军一败涂地的时候更多
以国军那种半封建半现代水平,是打不了运动战的
果党说是天炉战法,鬼子说是利用长沙集中消灭对方有生力量,解决自身兵力不足的问题。
不想打内战,隐退了
解放战争薛岳在江北开场,在海南岛收尾
粟裕单从资历来说也是大将!
没自己的嫡系,又是数次反蒋的粤军将领,确实不好打
战四平的陈诚很能打。
第一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就是薛岳,只是连战连败被老蒋撤了。
国民党军心民心都没了,拿什么来打?比如渡江战役,一进攻就直接破防了,再比如天津,一进攻城就破了,再比如铁原阻击战,这种绝户战,没有军心士气支撑,也是打不出来的,国民党都烂根了,就算十大元帅十大将都到对面,都无力回天
孟良崮战役输的太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