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三爷爷74岁时摔伤了腿,生活不能自理。两个儿子都不愿他在自己家住。两妯娌为赡养三爷爷的事,打了无数场小架,一场大架。
那场“双媳”大战中,大媳妇把小媳妇的头发扯下来了一大绺,小媳妇把大媳妇的脸挠出了4道血印子。
打架的原因是都觉得对方占了大便宜,自己吃了大亏。
大媳妇的理由是:
当年自己结婚时,盖的是土房子,买的是黑白电视和自行车。
而二儿子结婚时三爷爷给他们盖是的红砖平房,买的是彩电和摩托车。
自家男人16岁就当搬运挣钱,挣的钱都补贴家里了。身体都累坏了,现在挣不了钱。
而老二读了高中,学了修家电的手艺,赚钱轻松又容易。
小媳妇的理由是:
三爷爷分给老大家的是良田,好灌溉,收成多;自己分的田是“穷田”,庄稼产得少。
老大家生了4个孩子,都是老两口带大的,自己只生了两个儿子,老两口对自己家的帮助少了一半。
三爷爷腿脚好的时候住在老大家,帮他们家做事,带孩子,一直带到上学(小媳妇反复强调老大家4个孩子里只有一个男孩,而自己的两个孩子都是男孩)。
三爷爷老两口只帮自己带大了两个孩子,没给自己做杂事。
后来,在村长的调解下,在村人的监督下,请人在两家的中间地带,搭了一间小屋,让三爷爷住在那里。
他们两家轮换着供饭,一家管一天饭。
为什么不一个月或一个季节轮换一次呢? 因为每个月有大小月之分,做不到绝对的平均。 而且三爷爷一定会在某一家供养期间去世,那另一家不是占了大便宜吗?
一天轮换一次最公平。
2个月后,三爷爷去世。 听收殓的人说,三爷爷腿都烂了,床上都是屎尿,一屋子的臭气。
大家都说:“养这样的儿子不如养条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