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18岁的张恨水被迫结婚。他嫌弃妻子龅牙、体型肥胖,丑极了,却经常和妻

依秋聊趣 2024-12-26 10:54:56

1914年,18岁的张恨水被迫结婚。他嫌弃妻子龅牙、体型肥胖,丑极了,却经常和妻子同房。不久后,妻子生下一个女儿,他怒骂:真是晦气! 张恨水,原名张心远,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小说家,不过这位大作家却很少在面前提起自己的爱情和婚姻。 他的后人曾透露,张恨水一生共娶过3个妻子。这第一任便是徐文淑,当时的徐文淑还叫徐大毛,虽然父亲是私塾先生,但她却是一个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 那个时候的张恨水才17岁,父亲刚刚去世,他一心想去英国留学,母亲为了让他留在家里,就想给他娶个媳妇。 左挑右选,张恨水的母亲最终看中了徐大毛,作为一个从小就接受教育的知识分子,张恨水可以说是一点都看不上这个乡下女子。 但碍于母亲的坚持,他只能同意,结婚当天他才真正见到徐大毛,婚礼流程走完,张恨水掀开新娘盖头的那一刻,吓了一跳。 眼前的新娘又矮又胖,而且还有龅牙,不说特别丑,但也和母亲口中温柔贤淑、长相漂亮的女子相差太多。 即使再不满意,婚都结了,张恨水只能选择接受,不过他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和徐大毛同房。 不同于张恨水对徐大毛的厌恶,他的母亲和妹妹却对徐大毛很喜欢,妹妹还给大嫂取了一个新名字,也就是徐文淑,并教她读书写字。 眼看两个人一直不同房,也没有孩子,心疼儿媳妇的张母,开始劝说张恨水,张恨水无奈只能同意,没多久,徐文淑就生下了一个女儿,可孩子却不幸早夭。 结婚甚至都没有半年,刚满19岁的张恨水就以外出谋生为由离开了家,这一走就是很多年。 当时的张恨水投靠了在报馆工作的本家叔伯,从此有了笔名“恨水”,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 起初,他只是写点诗稿投到报纸,后来慢慢的,他开始写小说,同时也在报社站稳了脚跟。 随着名气越来越大,张恨水接触的人也越来越多,他更加看不上家里的丑妻。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他认识了胡秋霞。 与徐文淑相比,胡秋霞不仅长得漂亮,而且还懂得很多文学,他们之间有很多的共同话题,张恨水对胡秋霞可以说是一见如故。 1926年,徐文淑跟着张家迁往北平定居,当她再见到丈夫时,却发现张恨水身边已经有了其他人。 那个时候,张恨水已经和胡秋霞结了婚,两个人还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虽然有些失落,但徐文淑并没有任何抱怨,甚至还和胡秋霞相处的特别好,两个人平时都以姐妹相称。 这样不争不抢的性格,让张母看了十分心疼,她总觉得张家亏待了徐文淑,便一直催促张恨水和徐文淑生个孩子,她希望徐文淑晚年也能有个孩子照顾。 张恨水实在拒绝不了母亲,第二年的时候,徐文淑成功生下了一个儿子,张母也特别高兴,但好景不长,孩子再次夭折。 不过即便如此,徐文淑也从没有吵过闹过,她将这一切归结为自己命不好,所以后来不管张母再怎么劝,她也没再和张恨水同过房。 1928年,胡秋霞生下了一个儿子,当时孩子出生后一直不哭,就在所有人着急的时候,是徐文淑站了出来,她把孩子抱在怀里救活了。 也或许是有这个原因,徐文淑特别喜欢这个孩子,一直拿他当自己的孩子对待,当时张恨水的孩子们都称呼她为“大妈”。 抗战爆发后,徐文淑和胡秋霞留在了安徽老家,不过没多久,胡秋霞就带着孩子返回北平和张恨水团聚。 而徐文淑就独自留在老家照顾张母,张恨水当时还给她买了房屋和土地,即使后来,她离开潜山县后,张恨水也依然每个月都会给她寄钱。 那时候,徐文淑还经常对别人说,自己嫁了个摇钱树,此外,张恨水有时间还会去探望她。 1958年,徐文淑因病离世,临终前,她留下了遗言,将自己的两枚金戒指分别送给了胡秋霞和张恨水的第三任妻子周南。 直到最后,徐文淑也从未有过任何一句抱怨,她膝下无子无女,去世时也是旁人发现的,算是孤独终老。 不过纵观徐文淑和张恨水的故事,也并没有什么绝对的正确和错误,造成这个结局的罪魁祸首应该是那时候封建的婚姻制度,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对于这段往事,你们怎么看呢? 信息来源:新快报 免责声明:文案内容和图片,来源于机构官网、媒体网络和第三方平台等公开信息,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本人修改或删除

0 阅读:0
依秋聊趣

依秋聊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