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0年,道光皇帝驾崩,在王公贵族的见证下,内务大臣文庆将"正大光明"牌匾后的立储诏书取了下来。刚打开一看,文庆的面色立马一变,但随即又恢复如初。而这位皇帝,也成了另一种意义上上的"末代皇帝"…… 道光三十年的正月,上个月,孝和皇太后刚刚驾崩,年近七十的道光帝带病主持丧仪,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正月十三日,道光帝的病情突然加重,御医们一筹莫展。第二日清晨,天还没亮,就传出了紧急召集重臣的旨意。 宗人府宗令载铨、御前大臣载垣、端华、憎格林沁,军机大臣穆彰阿、何汝霖、陈孚恩、季芝昌,总管内务府大臣文庆等十位重臣,匆匆赶往乾清宫。他们都明白,这个时刻意味着什么。 在这些大臣的注视下,文庆小心翼翼地从"正大光明"匾额后取下那个神秘的锦匣。锦匣打开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愣住了——里面竟然装着两道谕旨。 自雍正皇帝开创"锦匣密储"制度以来,这个锦匣就象征着大清王朝权力交接的最高仪式。每一任皇帝都会在锦匣中放入一道立储谕旨,指定自己的继承人。 这个制度的设计初衷很简单:皇帝可以不受外界干扰,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选择继承人。而且,在没有打开锦匣之前,任何人都不知道下一任皇帝会是谁,这就避免了夺嫡之争。 但这一次,道光帝打破了这个持续了一百多年的规矩。第一道谕旨宣布立皇四子奕詝为皇太子,第二道谕旨则宣布封皇六子奕訢为亲王。 更让人费解的是,这两个谕旨的内容似乎暗示着某种纠结和矛盾。皇四子奕詝获得了皇位继承权,但皇六子奕訢却在同一个锦匣中得到了异常的褒奖。 这种特殊的安排很快引发了朝臣们的议论。有人认为这反映了道光帝对两个儿子的深思熟虑,也有人认为这暗示着皇位继承人的选择并非一帆风顺。 在道光九个皇子中,真正参与皇位竞争的只有两个人: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訢。这并非偶然,而是一系列历史因素造就的结果。 皇长子奕纬在道光十一年去世,皇二子奕纲和皇三子奕继都在幼年夭折,皇五子奕宗则因相貌问题被过继给了惇亲王。其他几位皇子年纪尚小,根本不具备竞争的条件。 奕詝和奕訢年龄相仿,只差一岁。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关系本该十分亲密。在奕詝生母孝全皇后去世后,道光帝还特意安排奕訢的生母静贵妃抚育奕詝。 奕詝的老师是杜受田,此人擅长揣摩圣意,深谙宫廷斗争之道。奕訢的老师则是体仁阁大学士卓秉恬,一位学识渊博的名臣。 在一次春季围猎中,杜受田给了奕詝一个特别的建议。当其他皇子都在努力表现骑射技艺时,奕詝却独自坐在一旁,一支箭都没有射。 面对道光帝的询问,奕詝表示不忍在春暖花开时伤害生灵。这个回答让道光帝大为赞赏,认为这体现了"人君之度"。 而奕訢虽然在围猎中展现出了卓越的骑射本领,但这反而衬托出了他与兄长的不同。一个展现仁德,一个显露武功,在这场较量中高下立判。 临近道光驾崩前,两位皇子迎来了最后的考验。道光帝召见他们入宫对答,这成了决定命运的关键时刻。 奕訢的老师卓秉恬建议他展示自己渊博的学识和敏捷的思维。而杜受田则告诉奕詝,面对父皇的提问,最重要的是表现孝心。 结果证明,杜受田的策略更胜一筹。当道光帝提及自己年迈多病时,奕詝立即伏地痛哭。这种行为完美符合了儒家"仁孝"的标准。 相比之下,奕訢虽然才学出众,对答如流,却没能打动父皇的心。在封建王朝的政治规则中,"仁孝"往往比才能更重要。 道光帝临终前的举动,暴露出他对这个继承人选择的深深遗憾。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反复呼唤六子奕訢的名字。 当内侍传来召见奕訢的旨意时,赶来的却是奕詝。道光帝微微叹了一口气,仍在询问六子是否到来。等到奕訢终于赶到时,道光帝已经驾崩。 这场立储风波的余震在朝廷中持续发酵。顾命大臣季芝昌的命运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在道光帝病重时,季芝昌曾一度阻挠接收锦匣。 这个细节被奕詝牢牢记在心中。即位后,他立即将季芝昌外放闽浙总督。不久后季芝昌告病去世,奕詝下令"无恤典"。一位正一品大员死后不获恤典,这在清朝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新皇帝的这个决定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任何质疑他继位合法性的人都将付出代价。但这种强硬的态度并未能阻止民间对他能力的质疑。 "跛龙病凤掌朝堂"的说法在民间广为流传。这个刻薄的说法暗指新皇帝既无才干又无威望。更有人讽刺说他的皇位是"哭出来的",讥讽他当初在父皇面前的表演。 这些质疑并非空穴来风。奕詝登基为咸丰皇帝后,很快就面临了清朝建立以来最严重的统治危机。内忧外患接踵而至。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这场席卷半个中国的农民起义,几乎摧毁了清王朝的统治根基。与此同时,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也正在叩击着清朝的大门。 面对这些危机,咸丰帝表现出了显著的无能。他既不能像雍正帝那样铁腕治国,也不能像其曾祖父乾隆帝那样运筹帷幄。
王朝后期,改革越多亡得越快
被小老婆控制的人,满清皇帝中最菜的一个。
是乾隆的问题,他爷爷他父亲都选能治国之才,乾隆选了个唯唯诺诺的儿子,还当太上皇
心理素质太差
从道光到宣统都不行!不是能力不足,就是黄口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