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浙江有个人在得知铜价从每吨3万元涨到8万元的时候,果断把家中积蓄,加

依秋聊趣 2025-01-01 10:11:24

2004年,浙江有个人在得知铜价从每吨3万元涨到8万元的时候,果断把家中积蓄,加上房产抵押囤了125吨。就在大家以为他要大赚一笔的时候,他却宣布自己的铜屋正式开张,而且免费对所有人参观。 说起铜制品,大家多多少少都有点不屑一顾,觉得铜制品不好看也不值钱,不像黄金那样保值,也不像钻石那样漂亮。 可在20年前,铜的价格曾飙升至8万元一吨,当时铜是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那时候有个人看到了这份商机,他抵押了名下的全部房产,花费1000万买了125吨纯铜。 但就在人们以为他是要高价卖出去大赚一笔的时候,他却用这批纯铜亲手打造了一间“江南铜屋”。 这个人就是我国著名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他们家祖上是以铜艺出名的,从小他接受的教育就是“以铜立业,以书立世”,很小的时候,他就跟着父亲学习制铜。 后来随着科技的进步,铜逐渐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多的被用来做一些电子元件,铜价也飞速上涨。 这个时候,朱炳仁萌生了一个想法,他决定利用铜价上涨的热度,让铜再次回归老百姓的生活中去。 说干就干,他花费巨资在西湖边上买下了一块3000平米的地,还特地请了很多设计大师,为铜屋的外形和构造进行设计。 有了设计图,接下来就是建造了,朱炳仁四处寻访找来了一批制铜大师,对铜进行雕刻打磨。 铜屋主要采用的是明清时期江南民居的建筑风格,屋内的一砖一瓦,每一个花纹都有朱炳仁的参与。 当时为了能够更好的保护铜屋,朱炳仁在图书馆一泡就是好几天,他几乎翻阅了关于建筑、化工、金属等方面的所有书籍。 终于,历时三年的时间,铜屋建成了,可就在大家等着买票进去参观的时候,朱炳仁却公开宣布,这间“江南铜屋”将会免费开放,大家可以随意进行参观。 这个决定甚至比当时他花费巨资买铜还要让人震撼,谁也没想到,他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打造的铜屋,竟然免费让人参观,图什么呢? 在记者的镜头前,朱炳仁说出了自己这么做的原因,他想让更多的人看到铜艺术。 事实上,除了“江南铜屋”以外,我们熟知的灵隐寺、雷峰塔、香积寺等,全部都有朱炳仁的手笔。 当时这些景点还特别被规划出来了一条旅游专线,被命名为“跟朱炳仁游杭州”。 2007年的时候,朱炳仁还为两岸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亲自监督为中国台湾打造了一座“同源桥”,被业界称为“两岸民间交流第一人”。 不过对于这些称号,朱炳仁却表示自己有点受之有愧,他称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制铜工匠,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唤起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 如今的朱炳仁已经80多岁了,但他仍然发挥着“工匠精神”,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挥着自己的余热。 可能有很多人质疑,说花那么多钱,造个铜屋,造个铜建筑有什么用呢,还不如把那些铜用到工业或者电子行业上。 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早些年遗留下来的优秀工艺都消失了,而像朱炳仁这样的传承者还有很多,我们要知道,文化是无价的。 那么,你们有去过杭州这所“铜屋”吗,它现在叫朱炳仁的铜雕艺术博物馆。 信息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免责声明:文案内容和图片,来源于机构官网、媒体网络和第三方平台等公开信息,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本人修改或删除

0 阅读:1078
依秋聊趣

依秋聊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