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白求恩被埋葬在河北唐县,由于他在前线战死,交通队只能秘密地把白求恩的尸体伪装成一个重伤的人,然后连夜赶路,将他送到了后方的于家寨。 “进攻,白求恩大夫和我们在一起!”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地方,白求恩成为了战士们口中“神医”,仿佛只要有他在,他们的命就在,而他也确实担得起这个称号。 白求恩1890年出生在加拿大一个牧师家庭中,他的祖父是一名外科医生,在祖父的影响下,他从小就喜欢解剖,对医学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 大学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为英国皇家外科医学会会员,不久后他又被选为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成为了享誉整个北美的外科专家。 作为一名医生,白求恩特别热爱和平,当时正值战乱年代,几乎每个国家都在打仗,白求恩就带着自己医疗队,在战争前线抢救了一名又一名伤员。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在得知中国医疗条件相差落后时,白求恩毫不犹豫就带着医疗队来到了中国解放区。 他在山西雁北和冀中前线待了4个多月,那段时间,他总共做了300余次手术,为了去前线拯救伤员跑了750千米。 白求恩曾经连续工作长达70个小时,中间不曾休息过一分钟,而且白求恩还非常不吝啬自己的技术。 他甚至在晋察冀卫生学校开设了课程,只要讲授《野战外科示范课》,他会用实际例子为学生们进行讲解。 他还经常会和战地的医生们一起进行研究,并且不惜在自己的身上做实验。 可能是由于当时的条件确实差,白求恩在抢救一名战士时,不小心被手术刀割破感染。 感染之后,他的身体迅速虚弱下来,但他依旧没有停止工作,1939年11月,在做手术时,他的伤口再次被细菌感染为败血症。 尽管当时的医护人员已经在竭尽全力的抢救了,但遗憾的是,白求恩大夫还是永远离开了人世,那时候的他才49岁。 人们在整理白求恩的遗物时,曾看到了他的遗书,上面提到,在中国的这两年是他度过的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日子,很多战士和医护工作者都流下了眼泪。 因为当时前线还在打仗,为了保护白求恩的遗体,战士们不得不把他伪装成一名重伤士兵,连夜将他送到了后方的于家寨。 战争结束后,为了纪念白求恩,国家专门为他重新修建了一座墓碑,还以他的名字成立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和白求恩医科大学。 白求恩大夫带着和平的信念,为我们的战士带来了生的希望,也为我国的医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即便是过去了这么多年,但他的精神和事迹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他虽然是个外国人,但同样是我们的先辈烈士。 那么,你们有看过关于白求恩的电影吗? 信息来源:人民网 免责声明:文案内容和图片,来源于机构官网、媒体网络和第三方平台等公开信息,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本人修改或删除
1939年,白求恩被埋葬在河北唐县,由于他在前线战死,交通队只能秘密地把白求恩的
依秋聊趣
2025-01-02 19:11:37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