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算机天才王垠,到底有多狂?他放弃清华大学博士学位,称在清华学习是浪费青春。随后考入美国两所名校,再次退学。谷歌、微软等世界顶尖公司高薪聘请他,他却瞧不上抨击,最后被微软全球封杀。如今他怎么样了? 1979年,王垠出生在四川成都的一个普通教师家庭。他的父母都是中学老师,从小便对他抱有极高的期望。 他们经常给他讲述爱因斯坦、牛顿和霍金的故事,告诉他科学的力量有多么伟大。这些故事深深植根于王垠的内心,也让他从小树立了一个远大的理想:成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 从小学开始,王垠的天赋就展露无遗。他对任何知识都表现出极强的求知欲,尤其对科学实验着迷。组装电路、观察自然现象、动手实验,这些比书本上的学习更让他兴奋。 1997年高考,王垠本有望进入清华大学,但因为语文成绩失利,他与清华擦肩而过,仅差两分无缘录取。 当时他只填写了清华一个志愿,这让他没有其他选择。最终,他被四川大学破格录取。虽然不是清华,但他很快在川大崭露头角。 进入计算机专业后,他展现出了极高的技术天赋。在大多数同学还在学习基础编程时,他已经开始研究操作系统的内核代码。 他对GNU/Linux系统产生了浓厚兴趣,并撰写了《完全用GNU/Linux工作》,成为圈内颇有影响力的文章之一。 2001年,凭借优异的学术表现,王垠被保送至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硕博连读项目。他的研究方向是集成电路布线算法,这是一个在学术界和工业界都备受关注的领域。 进入清华的王垠满怀希望,他以为清华能给他提供一个自由探索、激发创造力的环境。但他发现这里的课程安排与他想象中的完全不同,大多数课程内容枯燥重复,老师更注重应试成绩,而非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他在课堂上常感到无聊,甚至有时觉得自己被困在一个巨大的“学术工厂”中,所有人都在机械地完成任务。 与导师的矛盾让他的清华之路更加艰难。他的导师是一位著名教授,对研究有着很高的要求。然而,王垠认为导师过于功利,关注的是研究成果的数量,而不是学生的成长和创造力。 他曾多次与导师争论研究方向,甚至因为休学去西藏旅游而与导师彻底闹翻。导师明确表示,如果他不按要求完成研究,将停止对他的支持。 2005年,王垠做出了一个震惊清华的决定:退学。他公开发表了《清华梦的粉碎》,长达1.7万字的文章详细记录了他对清华教育模式的深深失望。 他指责清华的教育“僵化”和“功利”,称自己在这里“像囚犯一样”度过了几年。他决心出国,去寻找真正的学术自由。 离开清华后,王垠很快申请到了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博士项目。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次重启辉煌人生的机会。 然而,在康奈尔他发现,美国的学术体系也存在问题。导师的研究方向常常受到商业资金的左右,学生则被当作廉价劳动力。 他在博客中写道:“我期待的学术自由,在这里同样难以找到。”不到两年,他选择再次退学。 此后,王垠进入了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这是一所排名不算靠前的学校。他希望在这里找到一个更宽松的环境。 然而,四年后,他还是选择放弃,并发表了《对博士学位说永别》。这篇文章中,他直言博士学位不过是“无形的锁链”,而他不需要通过学位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他彻底告别了学术界。 从学术圈退场后,王垠凭借出色的技术能力进入了科技行业。他先后加入谷歌和微软,这两家公司在全球科技界都是标杆式的存在。 在谷歌,王垠参与了一个代码检索工具的开发,这个工具被谷歌广泛使用,他的技术能力得到了认可。一位谷歌高管评价他说:“这是我20年来见过的最聪明的实习生之一。” 然而,在谷歌他认为公司的文化“浮夸而短视”,团队内的氛围更多是互相吹捧,而非真正的技术交流。最终,他选择离开,并在博客中抨击了谷歌的管理模式。 离开谷歌后,王垠加入微软。起初,他对微软充满期待,认为这家公司能给他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 然而,他的理念和公司的文化再次发生冲突。他批评微软“目光短浅”,没有对技术创新给予足够的支持。 他的言论激怒了公司高层,最终微软对他发布了全球封杀令,禁止旗下任何公司与其合作。这一事件让他的职业生涯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2013年,王垠回到国内,试图重新开始。他先后尝试加入国内的互联网巨头,但因为性格和理念上的冲突,他在多次面试中都未能如愿。 他在阿里巴巴的一次面试中,与面试官赵海平发生了激烈争执。王垠认为对方对他的技术能力和博客内容持有偏见,而赵海平则认为王垠没有清晰展示自己的技术深度。这场风波被他写进博客,再次引发争议。 面对就业困境,王垠选择创业。他试图开发一款新型编程语言,并探索音乐与教育结合的创新项目。 然而,由于缺乏商业管理经验和对市场需求的把握,这些项目都未能取得成功。尽管如此,王垠并未因此停止探索。他认为自己追求的是技术的纯粹性,而不是市场的认可。
天才和蠢货其实没有界限
情商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