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一项充满善意的服务,也不能忽视受众的感受。

夜郎小卒 2025-01-04 12:05:13

  近日,辽宁大连出现了这样一件事:医院急诊室出现了殡葬服务相关的展示牌。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没什么不妥。这展示牌是民政部门投放的,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商业广告。它的存在能为市民提供正规的殡葬信息咨询服务。要知道,在殡葬这个领域,“殡葬黑中介”可是不少见的,他们常常坑骗消费者。有了政府部门设立的这个展示牌,市民就能在需要的时候获取可靠的殡葬信息,包括政策的解答、服务内容和价格等,还能进行监督投诉。这就好比在一个容易迷路的地方设置了一个官方的指路牌,是便民利民的好事。   然而,更多的人却觉得这种做法难以接受。为啥呢?因为急诊室是个特殊的场所。想象一下,当你走进急诊室,看到的是病人在生死边缘挣扎,家属们心急如焚、满脸焦虑。在这样的氛围里,每个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病人是否能够被救治,大家都盼望着奇迹的发生。这时候突然冒出个殡葬服务的展示牌,就好像在告诉大家“反正病人可能救不活了,不如我们来谈谈后事吧”。这对于正在承受巨大心理压力的家属来说是多么残酷的打扰啊。就像你在参加一场重要考试,心里紧张得不行,旁边却有人不停地跟你说考完试之后的庆祝活动安排一样,让人觉得非常不合时宜。 从本质上来说,这事涉及到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民生工作中的边界感和人文关怀。政府部门做事情当然没错,想为老百姓提供更多保障也是好事。但不管什么事,都要讲究方式方法。哪怕是一项充满善意的服务,也不能忽视受众的感受。 就拿这个殡葬服务展示牌来说,如果能换位思考一下,就会发现把它放在急诊室确实不太合适。急诊室里人们正处于对生的渴望之中,此时谈死相关的事情确实早了些。这就好比你去探望一个生病的朋友,即便你知道一些有助于身体恢复的营养品信息,但如果朋友还在病床上虚弱地和病魔抗争,你一进门就开始介绍营养品,这也是不合适的行为。 所以啊,民生工作的开展需要更多的细致和周到。像这种殡葬服务的宣传,完全可以找一些更为合适的地点,或者是采用更恰当的方式。比如在医院的普通科室大厅设置宣传点,或者通过医院的官方网站、公众号等渠道提供殡葬服务信息。这样既能达到为市民提供服务的目的,又能避免在错误的场合引起他人的不适。在民生工作里,不仅要考虑事情本身该不该做,更要思考怎么做才能让老百姓真正接受和满意,这才是把工作做到老百姓心坎里的正确做法。

0 阅读:0
夜郎小卒

夜郎小卒

分享和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