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溥仪被逐出紫禁城后,其它宫人也要求限时离宫,谁知,一名70岁的老妇人竟哭着说:“我老了,动作慢,能否宽限几日?”殊不知,她延迟出宫,压根不是因为慢,却是另有所图。 《伯远帖》,这幅出自东晋名家王珣之手的珍贵墨宝,在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雨飘摇后,终于在1950年重新回到了故宫博物院。 《伯远帖》重回故宫,是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传奇。而这一切,还要从1924年说起。 那一年,北洋军阀冯玉祥率兵进入北京,逼迫末代皇帝溥仪退位。紫禁城内,一时间人心惶惶。随着溥仪搬离宫禁,大批宫中随从也被要求限时离宫。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中,有一位70岁高龄的老妇人格外引人注目。 这位老妇人名叫赫舍里氏,在宫中已经生活了50多年。面对催促她离宫的卫兵,赫舍里氏泣不成声,哀求道:"大人,您就行行好吧!我年事已高,走路慢,收拾东西也不利索,能否给我几天时间?我保证不会耽搁太久的。" 卫兵们见她蓬头垢面,佝偻着身子,实在不忍心苛责,便答应了她的请求。谁知这一宽限,竟成了赫舍里氏实现宏图伟略的关键。 赫舍里氏何许人也?原来她17岁便以女眷的身份入宫,得到了同治皇帝的宠爱,本有望青云直上,却不料帝王英年早逝,19岁便守了寡。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寡妇的地位本就不高,更何况是在三宫六院、后宫佳丽无数的皇宫里呢? 好在慈禧太后念在她年轻守寡,也没有刻意为难,赫舍里氏得以安然度日。在漫长的宫廷生涯中,她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手腕,竟然一路坐到了皇贵太妃的高位,在宣统年间成为宫中的风云人物。 就是这样一位经历过宫廷风雨、阅尽人间冷暖的老人,在溥仪退位后,竟然巧妙利用离宫的时间差,为自己谋划了一个全新的人生。 原来,常年的宫廷生活,磨炼了赫舍里氏敏锐的政治嗅觉和生存智慧。她深知,对于行将就木的王朝来说,不被波及就已经是万幸,哪里还指望能得到体面的安置?与其寄人篱下,不如未雨绸缪,早作打算。 赫舍里氏虽然年事已高,但她在宫中积累的人脉和财富,却是她东山再起的本钱。她精心布置,在京郊秘密购置了一处僻静的四合院,又暗中将多年收藏的古董字画尽数运出宫外,只待时机成熟便金蝉脱壳,浴火重生。 果不其然,当其他宫女还在焦急地收拾细软时,赫舍里氏已经悄无声息地离开了紫禁城,在自己的四合院中开始了全新的生活。据说,她变卖了一幅珍藏多年的名贵字画,从此衣食无忧,过上了悠闲自在的隐居生活。 而这幅让赫舍里氏得以安享晚年的"护身符",竟然就是王珣的《伯远帖》。在那个变革的年代里,这件稀世珍宝就这样悄然流落在民间,辗转多年后又重新出现在世人眼前。冥冥之中,似乎冥冥自有定数。 1937年的春天,京城内的郭葆昌家迎来了一位不寻常的客人。这位出手阔绰的客人正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张伯驹,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一睹郭葆昌收藏的稀世字画,更是希望能够将这些珍贵文物纳入自己的收藏之中。这次会面,不仅揭开了一段动荡年代的艺术流转,也展示了张伯驹以一己之力保护中华文化瑰宝的决心。 辛亥革命后,清朝灭亡,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皇宫。他离宫时,将大量书画和瓷器私运至天津,以供生活所需。然而,富裕生活终难长久,溥仪很快因挥霍无度而囊中羞涩,开始以变卖这些稀世珍品为生。其中,书圣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远帖》以及李白的《上阳台帖》等传世名作,皆被流散至民间。 这些字画的珍贵价值自不必多言。乾隆年间,曾为收藏这些稀世墨宝专门建造“石渠阁”,并将之收入《石渠宝笈》中,记录了其传承与收藏的详细情况。因此,溥仪变卖字画的消息一出,立刻引来收藏界的轰动,许多社会名流竞相争购,郭葆昌便是其中一员。 郭葆昌早年出身微寒,仅是北京古玩店的一名学徒。但凭借着机灵和勤奋,他逐渐进入上流社会,并因其对古玩字画的精通,被袁世凯提拔为“陶务总监督”,负责在景德镇烧制“洪宪御瓷”。 尽管袁世凯的帝制梦仅维持了83天,郭葆昌却通过官场积累了丰厚财富,并借此购得了大量流散的名家字画,包括溥仪变卖的部分清宫旧藏。 张伯驹作为一名鉴赏家和收藏家,以保护文化遗产为己任。他得知郭葆昌手中藏有《中秋帖》《伯远帖》《上阳台帖》等传世珍宝后,主动登门拜访。 经过一番协商,张伯驹以20万大洋的价格买下几幅画作,这是一笔巨额开销,即便对富甲一方的张家来说,也并非轻松。 张伯驹当场支付了6万大洋定金,并约定一年内付清余款。然而,世事无常。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占领华北,北京被全面封锁。 张伯驹被困城中,未能将余款汇至郭葆昌。无奈之下,他将《中秋帖》和《伯远帖》归还给郭葆昌,仅保留了李白的《上阳台帖》和唐寅的《孟蜀宫妓图》。定金也无法追回,这笔交易以部分完成告终。 作为一代诗仙,李白以诗闻名于世,而这幅《上阳台帖》是他存世的唯一书法真迹。作品中所展现的豪放气韵和书法艺术,充分体现了这位文坛巨匠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