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李德才拜会毛主席,他突然说道:“主席,这些年你吃了不少好东西吧,都胖了。”听到这话,旁边的工作人员冷汗直流。毛主席指着他的鼻子笑骂道:“你这个土佬,怎么还是个直筒子,什么时候能改改?” 1930年的中国,军阀混战正值高潮。蒋介石、阎锡山和冯玉祥三方为了争夺势力范围,在豫、皖、鲁、苏四省爆发了持续五个月的大规模战争。 这场"中原大战"让蒋介石不得不抽调大量军队前往中原地区,其中也包括了原本用于围剿红军的部分军事力量。这个时机,为红军的发展创造了宝贵的机会。 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于同年6月来到江西省进行征兵宣传。红军的征兵范围非常广,几乎每到一处都会张贴醒目的宣传标语。 在江西萍乡的一个小村庄里,年轻的农民李德才正结束了一天的农活。看到村口聚集的人群和红军战士,他凑了过去,听到了一句改变他命运的话:"部队管饭"。 这三个字对当时的贫苦农民来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在那个年代,农民经常吃不饱饭,能够保证一日三餐就是最大的期盼。 李德才回到家中,将这个消息告诉了父母。父母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同意了他参军的决定。 在加入红军后,李德才展现出了过人的军事天赋。他很快掌握了机关枪的使用技巧,成为了队里的神枪手。 然而,这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年轻人,在面对城市生活时却显得格外生涩。一次,部队经过省城时,李德才看到了电灯。 习惯了煤油灯的他,想要借电灯的"火"点烟。他将卷好的烟凑到灯罩上,等了半天也没能点着。 战友看到这一幕,耐心地给他解释了电灯的原理。这件事在部队里传开后,大家都觉得新奇有趣。 更让人忍俊不禁的是军裤事件。因为作战表现优异,李德才得到了一条军用裤子作为奖励。 他看到裤子上的开口,以为是特意设计用来方便上厕所的。结果他直接把开口朝后穿着走了出去,引来战友们的哄堂大笑。 这两件事之后,"土佬"这个外号就这样跟着李德才了。毛泽东后来听说这些趣事,也曾笑着评价:"这个'土佬'虽然打起仗来精明,但见识土,也算是红军部队里的一个奇人了。" 1935年5月,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了一个重大障碍:大渡河。这条岷江最大的支流,两岸山峰陡峭,河水湍急,成为了阻挡红军前进的天然屏障。 敌军在河对岸布置了大量机枪阵地,同时还派出军队在后方追击。红军面临着前后受敌的困境。 在这个危急时刻,红军决定组织十七名勇士强渡大渡河。当时担任机枪手的李德才主动请缨参加渡河突击队。 但指挥官聂荣臻给了他一个更重要的任务:使用两挺机关枪掩护渡河战士。因为在全军中,只有李德才能够同时操控两挺机关枪作战。 在布置阵地时,李德才选择了一个既能隐蔽又视野开阔的位置。他仔细计算了子弹的使用量,确保能够维持足够长的火力掩护时间。 李德才还把部分子弹分给其他机枪手,让他们能够形成交叉火力。这个决定让整个掩护火力网更加严密。 1935年5月24日晚,强渡大渡河的战斗正式打响。李德才采用了灵活的战术,先用一挺机关枪吸引敌人火力。 当敌人把注意力集中到这边时,他突然开启双机枪扫射,打得敌军阵地顿时混乱不堪。其他机枪手也适时开火,形成了强大的火力网。 在这强大火力的掩护下,十七名勇士成功突破敌人的封锁线,登上了对岸。他们随即占领了敌军阵地,为后续部队强渡大渡河创造了有利条件。 战场的历练让李德才形成了特殊的性格特点:做事直率,说话直接,不拐弯抹角。这种性格特点在战场上帮了他大忙。 1958年春天,时任保定军分区司令员的李德才发现一个问题:部队里缺少娱乐设施。他提出要为战士们建一个篮球场,让官兵们能够在训练之余适当放松。 这个提议很快得到了上级的支持,但现实问题随即出现:没有水泥。当时的新中国正处在大规模建设时期,建筑材料十分紧缺。 李德才多方联系,省里的水泥指标已经用完。有人建议他可以去国务院申请,这位老革命二话不说,带着秘书顿良弼就直奔中南海。 到了中南海门口,李德才遇到了麻烦。门卫按规定要求他必须提前预约,这让习惯了直来直去的李德才很不适应。 最终,李德才通过写信的方式,成功约见了毛主席。这次见面展现了这位老战士的真性情。 见到毛主席的第一句话,李德才就直接说:"主席,这些年你吃了不少好东西吧,都胖了。"这句话让周围的工作人员冷汗直流。 但毛主席不仅没生气,反而笑着指着他的鼻子说:"你这个土佬,怎么还是个直筒子,什么时候能改改?"这句话道出了李德才一贯的性格特点。 在谈到正事时,李德才把建篮球场的想法和遇到的困难都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毛主席当即让秘书记下,并交代总理办公室协调解决水泥问题。 得到水泥后,李德才立即组织人手开工建设。篮球场很快建好了,但剩下了一些水泥。 这些剩余的水泥,李德才没有私自处理,而是把它们捐给了一所在建的学校。这个细节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军人的优良作风。
老一辈革命家真的很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