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徐锡麟对着老师恩铭连开7枪后被捕,恩铭的老婆决定要用最残忍的方式报复他。不仅用了凌迟,还用铁锤砸碎了他的下半身,再把心、肝掏出来,最后剁碎了做成一盘菜,分给士兵吃。 是什么原因导致师徒二人反目?徐锡麟到底是对还是错呢?咱们接着往下说。 徐锡麟,浙江绍兴人,地主家庭出身,他自幼聪明好学,20岁考中秀才,但他目睹清政府的腐败后深恶痛绝,日本留学归国回来立马加入了光复会,别号“光汉子”,以推翻满清政府为终身使命。 1906年,他在表叔的引荐下,结识了安徽巡抚恩铭。 恩铭,满洲镶黄旗人,他为官清廉,在安徽一带很有政绩。 通过不断地接触,恩铭觉得徐锡麟踏实肯干,对他很是欣赏,先让他做了巡警学堂的教官,后来又提拔他为会办,有了一定的军权。 徐锡麟在恩铭面前也很是恭敬,一直称他为老师,自己则以“学生”自居。但,他“身在曹营心在汉”,白天老老实实做官,晚上则秘密进行革命行动。 他先是暗中筹备军火,因为怕暴露,所以把它们分开储藏在不同的据点,接着寻找一些有觉悟的青年成为自己的革命伙伴,网络了安徽军界、政界、教育界各路人士,结成了一个紧密的联系网。 但,清政府的密探到处都是,随时都有暴露的风险,因此,他丝毫不敢掉以轻心,因为立场问题,连老师恩铭他都不敢全然信任。 1907年,徐锡麟一切准备就绪,于是带领学生军和革命党人,在安庆准备发动起义,然而,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起义的名单暴露,被送到了恩铭的面前。 恩铭看了一眼就把徐锡麟叫了过来,接着把名单递给他,让他赶紧去抓捕这些反叛分子,还很是信任地对他说:“去吧,好好干。” 徐锡麟看到名单后,一阵心惊肉跳,只见名单上全是反满清政府的革命者的名字,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他的别名:光汉子。 当时他的心中猜想:要么恩铭知道了他的身份,给名单就是来警告他的;要么就是不知道他的身份,但夜长梦多,迟早有一天他也会知道的。 因此,为今之计,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杀掉恩铭。 7月6日,巡警学堂举行毕业典礼,徐锡麟以负责人的身份上台讲话,恩铭则乘着轿子姗姗来迟。结果,还没等恩铭坐下来,徐锡麟就大喝一声:"今日革命党起事!",接着从靴筒中掏出两把手枪,对着恩铭的方向接连打了7枪。 恩铭死前满脸的不可置信,其他人见此变故夜全都震惊当场,立即喊来援兵,还封锁了安庆城门,恩铭的老婆更是愤怒极了,扬言:如果把徐锡麟抓住,一定碎尸万段。 徐锡麟则趁着混乱的时间,带领起义军迅速占领了军械库,然而一到军械库,悲催的事情发生了,军械所总办的钥匙没带,没办法拿到弹药。但一切都晚了,还没等他们想出办法,清军就赶到了,徐锡麟等人因寡不敌众最后全部被捕。 徐锡麟被捕后,受到了清军的严刑拷打,所有人都百思不得其解,恩铭对徐锡麟那么好,他为什么要反叛?为什么要杀他? 徐锡麟听后满脸苦笑:“恩抚待我,私惠也;我杀恩抚,天下之公也。”意思是,虽说恩铭对他恩重如山,不过那只是私惠,但他杀恩铭,则是为了天下大义。 清军听后更加气愤,于是决定用最惨烈的刑罚来对待他,先是把他五花大绑,进行了凌迟之刑,等他死后,再把他的头割掉,把他的下半身敲碎,接着把心肝挖出,最后剁碎了做成了菜,给士兵分食。 听闻徐锡麟遭受到这样的酷刑后,无人不落泪,革命领导人孙中山先生得知后,为徐锡麟写下了挽联:丹心一片祭余肉,白骨三年死后香。同为光复会的会员鲁迅,则为他写下了《药》这篇文章。 但,这些却丝毫吓唬不了英勇无畏的革命者,不久后,武昌起义爆发,打响了武装反抗清政府统治的第一枪,从那以后,有了更多的徐锡麟奔赴反抗清政府统治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 如今,徐锡麟的牺牲,虽然已经过去了一个多世纪,但他的精神却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向革命者徐锡麟致敬,向无数为建立新中国而付出心血和牺牲生命的革命者致敬!
历史上十大鲜为人知的人物关系!
【11评论】【1点赞】